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_作者:西淅(379)

2018-05-16 西淅 年代文

  而且今年开始,国内终于可以拨号上网了,没有网线,使用的电话线,速度也非常慢。

  网络费很贵,而且只有几个城市可以拨号上网,没有打范围的推行。

  这个年代还没有网吧,只有电子游戏室,那些电脑只能玩一些单机游戏,却依然让人着迷。

  陆静然把手上的几个案子处理完,转眼就又到了年底。

  又是新年。

  一年一年过得很快,特别是下半年,她大学毕业后总感觉时间再前进。

  春节陆静然在深圳过的,她的房子在那边,最近这一段时间,她大部分都在深圳。

  因为可以接触最新的信息。

  她是从二十多年后来的人,所以对网络不是很惊喜,但是公司的其他人却不是这种心态。

  现在一个网页外加几张图片和一段文字,能够卖到一万块,而且网站就更贵了。

  这样的行情,不过是因为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会这个的人少,市场也相对的不规范。

  陆静然不会这个,她对编程没兴趣,不过公司却招募了一批海归。

  高价聘请,而且待遇也非常好,许诺工作到一定的年限会分股份。

  人才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96年全国的主要是城市,都可以联网,但是网民还是很少,因为电脑价钱不便宜,而且网络费很贵。

  一分钟三毛钱,如果每天一个小时,一个月得五百,这相当于一个技术工的每月工资了。

  所以能有条件上网的很少。

  而且上网消遣的方式也很少,大多数都是进聊天室聊天,这个年代还没有QQ。

  现在国内的网站很少,但是前面一批坚持下来,很多都发了财,做得好的都上了市。

  这就是最大的商机。

  陆静然虽然不是技术拔尖,但是在所有人还在摸糊试探的时候,她却知道发展的大致轮廓。

  用后面二十年的眼光,来发展的看现在。

  很多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华为后面成为国货之光,但是它在九零年代初期,就已经估价过亿了。

  两年之后,陆静然拖拖拉拉的,终于拿到了律师执照。

  请公司的人一起出去吃饭庆祝。

  她现在都在深圳,所以把李小勇送去了寄宿制的学习,开始陆静然还有些犹豫,会不会对方不适应。

  事实上李小勇很适应。

  他深入了高中,成绩还是持平,全班五十个人,排名永远在三十五名徘徊。

  李小勇也说了,不垫底就好,李志杰听对方这么,真的很想抬手狠狠地抽人一顿。

  可是他弟弟不记打,抽也没用。

  周美美就是完全相反了,她两年都没有回过家,一直在美国,因为想尽快地修完课程。

  陆静然经常和周美美的寄宿家庭联系,对方的反馈也是孩子很正常。

  而且各科都很优秀,不管是功课、还是社交能力甚至领导才能。

  周石没办法,他妹妹不回来,他只能每年去那边看人。

  小丫头片子的英文说得越来越流利,而且没有任何不适应。

  他甚至怀疑,照着这样的趋势,不会他的妹妹读完了大学,然后就不回国吧。

  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都想最后能留下来拿到绿卡,这么一想周石有些着急了,不算自己的混蛋父母,妹妹就算再如何不可爱,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啊。

  周美美皱了下眉,说你放心我现在不回去,不过是为了早点回去。

  周石就没有说什么,他觉得小丫头片子看他的眼神,让他这个大哥非常的没有尊严,太过分了啊。

  陆静然也很费解,同样是一个屋檐下的两个孩子,但是性格完全相反。

  除了拿到律师资格证,今年还是陆静然的本命年。

  她二十四岁了。

  余惊远最近一段时间也在深圳,两个人住在一起。

  就他们两个人。

  也就是说正式的同居了,

  余惊远一直挺保守的,觉得很多事情要结婚后才能做。

  但是陆静然不,男色如刀,何必克制自己?

  而且她已经成年六年了,两个人大事不相互干预,小事情从来都是陆静然做主的,所以想开车就开车。

  自从开了第一次,以后就很顺利,而且越开越溜。

  两个人虽然没有结婚,倒是像夫妻一样的生活。

  他们定了婚期的,毕竟已经在一起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