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清殊见他们夫妻两个腻腻歪歪的样子,莫名觉得牙疼。坐了没一会儿,就以诸事缠身为由告辞了。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会同四译馆那边,公孙夫人和俪妃的几本畅销书已经翻译成了高丽语和吐蕃文两种语言,预备在高丽和吐蕃同时发售了。
因为此事是由裴清殊发起的,他又在晋江书社投了银子,裴清殊免不得要多操几分心。不然若是出了什么问题,皇帝和俪妃那边他也不好交代。
裴清殊不懂高丽文和吐蕃语,只能让向文昌帮他和公孙夫人说明,在翻译的时候他们都做出了哪些调整和改动,有没有什么敏感的部分需要再删改。
公孙夫人是女眷,去礼部不方便。在这期间内,裴清殊免不得要多往书社跑几趟。
不成想这一天,竟在书社遇到了久未碰面的左三小姐。
因为白天还有公务的缘故,他去的时间,已经是傍晚了。裴清殊没想到,在这个时辰还能在这里看到左三小姐。
公孙夫人见他愣神的样子,便笑着解释道:“殿下别见怪,我和这孩子投缘,已经收了她做干女儿了,偶尔会留她在家中住上一晚。她对书社的事情感兴趣,我就教了她一些。若是您不见怪的话,可否让她在一旁听着?”
裴清殊听了,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公孙夫人是个不拘泥于世俗礼法的奇女子,他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左三姑娘竟也变得这样不拘一格起来。承恩公府也是神奇,竟然就这么由着她,也不知道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左三姑娘的名节有损。
不过,裴清殊一个外人,自然管不了人家的家事,也犯不着跑出来说教讨人嫌。
既然公孙夫人都这么说了,裴清殊便点了点头,同意让左三小姐坐在一旁听他们议事。
临走的时候,裴清殊恰好遇到下值后过来帮忙的公孙明。
两人在一旁说话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左三小姐在和公孙夫人说起自己的人生大事。
“干娘,旁人劝我也就罢了,您可千万别再提那一套了。谁说女子一定要成亲的?您书里的程莺,不就是终生未婚么?”
公孙夫人颇有几分无奈地说:“可小说毕竟只是小说,和生活不一样的啊……你还这么年轻……”
公孙夫人还要再说什么,见裴清殊的目光似乎往她们这边扫了一下,就没再继续了。
裴清殊略觉尴尬,便拉着公孙明往外头走。
两人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的样子,说起正事来。
“殿下,您还记得我父亲之前说过的,三皇子今年恐有大难么?我昨夜又测算了一卦,发现不仅如此——这件事情,恐怕牵连甚广,就连殿下都有可能牵扯进去!”
第146章 糊涂
几个月前,公孙越一度病得十分严重。裴清殊深知公孙先生对他、对大齐的重要性, 赶紧抽空去了一趟公孙府探病, 生怕公孙越熬不过这一劫。
当时, 公孙越告诉了他三件事。
第一, 皇帝已经无心立大皇子和三皇子为太子,所以裴清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二皇子、四皇子,还有胞弟十四皇子。
第二,三皇子明年恐有大难。
第三……就是说裴清殊已经藏拙了够久,是时候冒尖了。
公孙越当时的原话是:“十二殿下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嫡子,也不是与皇上最为相似的小儿子。所以若想在诸位皇子之中脱颖而出的话, 必须要靠自己的能力, 争取让皇上立贤。”
公孙越帮裴清殊分析了一下, 现在几位年长的皇子互斗已久,就差一个契机,就能让他们之中的一个甚至好几个全都彻底倒台。
裴清殊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凸显出自己的能力, 却不掺和到那几个年长皇兄的争斗当中去。如果不小心被卷入其中, 也暂时依附于四皇子的阵营自保,这样较为稳妥。
裴清殊深以为然。
不过他和三皇子同在礼部,两人之间的矛盾,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裴清殊若想做出政绩来,就必然会碍了三皇子的眼。
公孙明也是担心三皇子会对裴清殊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所以耗费心血, 认认真真地给裴清殊卜算了一卦,结果还真的发现了一些预兆。
“我和三皇兄之间最大的交集,就是同在礼部办差。难道说,是礼部会发生什么事情,从而牵连到我么?”裴清殊眉头微皱,凝神想了想道:“现在礼部最大的事情,也就是会试了。难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