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译字传奇_作者:小狐濡尾(130)

2018-05-05 小狐濡尾

  此令一出,满朝哗然。

  这是把宝全数押在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身上。

  就算他是罗晋的养子。

  就算他生在龙川战火中、长在罗晋帅帐里,从小读的是兵书、玩的是阵法、练的是马战步战。

  就算他悍猛无匹、箭法无双、杀敌无数。

  那又如何?

  毕竟还未成年。虽然女帝旧日主将要么退隐、要么年迈身死,可是还有那么多故部和新将,哪一个吃的盐不比括羽吃的饭还多?哪里轮得到他!

  朝中争议纷纭,上书力抗者无数,皇帝却一概铁腕压下。然后后面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让这些持异议者哑口无言。

  左钧直一行离去不久,北齐军便大举扑来。显而易见括羽杀北齐使者的时候便料到了这一后果,撤离伤员、拔营转移何其快也!北齐军扑了一空,觅得天军转移的车辙,猛追而去。

  然而这恰是括羽的圈套。

  他将北齐使者高高挂于旗杆之上,既是要向军士表明死战到底的决心,亦是要挑拨起齐人的愤怒。

  当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北齐军顺着车辙追进一片山谷,才突然反应过来大事不妙。

  一抬头时,漫山遍野,黑压压的,俱是天军。

  那一刹静寂得可怕。仿佛冷冷盯着猎物的群狼,没有叫嚣,没有口号。所有人的脸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所有人眼中都是同一个信念。

  杀。

  报应来得尤其快。

  无名山谷一战,歼灭齐军三万余人,山口堵死,无有一人逃出生天。天军伤两千余,无有亡者。

  一战既捷,不动声色,衔枚疾行,连夜扑往敌军营地。

  营帐中,女真、北齐人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欢庆胜利。当那些杀红了眼睛的天军蓦然出现在眼前时,只以为见了鬼,都忘了自己的刀剑放在何处。

  大胜。

  后来有人,大约是史官,问起北伐老兵那一战时候的想法。

  “其实当时已经被冻得没有了想法。只想抢一件衣服穿。”

  所谓哀兵必胜。所谓仇恨聚集人心。所谓无畏者无敌。

  此后,天军一改此前大规模骑兵冲击的套路,分兵数路,和最喜欢打游击战的女真军玩起了流动战术。

  括羽以生动的事实告诉了女真人和北齐人,打游击,你们还真打不过老子这个南越蛮子。

  这期间,一身匪气的括羽带着五千精兵,神出鬼没,极尽放火打劫之能事,成功地解决了天军的穿衣吃饭问题。

  什么?你说什么?

  君子之战?

  老子不懂!

  朝中,皇帝下令,举国服丧三日,悼念五万大军英灵。皇帝亲戴孝衣,率文武百官祭奠周星。

  与此同时,军需官一应俱换,改由韦小钟和莫飞飞一内一外,亲自督办军需后勤。

  左钧直回程路上,朝中边关邸报雪片般飞来。她一次次地回想这一事的来龙去脉,竟然,从头至尾,括羽都是对的。而且,只有他一人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不和谈。破釜沉舟,直捣黄龙。

  后来,朝廷求和,他妥协。五万大军葬身火海,天军大伤元气。

  他仍然坚持之前的判断。

  不和谈。破釜沉舟,直捣黄龙。

  他是对的。

  或许这件事上,皇帝看得比所有人都清楚。

  他点括羽为将时,宾服四夷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如果说突破换将之后的磨合期、防守东北边关,沉稳大气的叶轻是最好的人选。

  那么踏平关外、收复东北,敢问这天下,除了铁血峥嵘的括羽,还能有谁更适合?

  左钧直甫入郢京城门,便被数名翊卫拦住,不分青红皂白塞进一辆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惶恐之中被告知:小太子发疟子了。

  发了好几日,现下全靠云中君的真气护住心脉。饶是女帝、皇帝睥睨天下,现在竟也是束手无策。太医院的人整日里心惊胆寒,谁都知道小太子一口气没了,他们的脑袋也要落地了。

  同行的内侍看着她的目光混杂着不解、不屑和同情。病急乱投医,找你这样一个白白净净弱不禁风的兵部员外郎,又能有何用?太子喜欢你?现在可好,怕是要给太子陪葬了吧?

  小腹凸起的皇后沈慈一双眼睛已经红肿得快要睁不开,却不许进明德寝殿的门。只因她有孕在身,绝不可被传染。

  左钧直低着头,一路穿过无数道诧异目光,被引入了明德的寝殿。隐约扫到殿外有许多官员、道士、和尚、方士……看来明德真是病得重了。照皇帝和女帝平日的性子,绝不会随意接近这些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