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事自然答应了下来,又说道:“这一来一去,怕是要花上十多天的时间。”
章元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问了一句:“几位主事,你们在关山多年,可曾见过这般干旱的时候?我曾听夫人说起过,关山此地少有水灾,却常有旱灾。”
王主事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资历最深的主事抬头禀告:“属下在关山四十多年,此地确实是容易干旱,因为这地方的土质不同于中原地区,留不住水,也没有存的下水的大湖泊,但关山好歹是关河的源头,断流的事情,倒是也并未发生过。”
只要没有断流,老百姓喝水总还是能解决的,至于收成不好,那大家勒紧肚子忍一忍就好了,前些年兵荒马乱的时候那还不如现在呢。
章元敬又问了一句:“我看记载,开春至今只下了一场毛毛雨,往年干旱最严重的时候,也是如此吗?还是有一些差距?”
那老主事皱了皱眉头,实在是关山干旱不奇怪,年前章大人废了那么多功夫建造水库,他们也只以为能够抑制干旱求一个丰收罢了,开了年反倒是松懈了一些。
不过这会儿回过神来,他倒是有些心惊:“老臣记得旱的最严重那一年我才六岁,但就是那一年,似乎也曾下过好几场雨......也可能好雨就在后头呢?”
这话在场的人都不能信,章元敬何尝不是希望如此,谁不指望风调雨顺的,但他还是说道:“希望如此吧,但若是周围几个府都爆发干旱,关山怕是也麻烦。”
他们造了水库,这事儿是瞒不住有心人的,若是往常还好,他们最多就羡慕这边的水利便利,但若是真的遇到了大旱,怕是要惹出什么事情来。
下头的几个主事显然都想到了这个问题,纷纷皱起眉头来,章元敬又吩咐了几件事,无非是让他们去查看周围以及下流地区的降水量,江河湖海的情况。
布置完毕,章元敬翻了翻年历,到底是有些担心,又带着余全去了一趟关山水库,见不但水库建造的越发坚实,就是沟渠也已经步上正轨,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第162章 旱情
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浊醪与脱粟, 在眼无咨嗟。毒辣的太阳分外的尽职, 将黄土几乎烤成了焦土, 原本的江湖河流干涸起来, 曾经流淌着清澈河水的地方如今成了滩涂,连百姓的脚板都盖不住,但就是这样,这一片宝地已经成了周围百姓的救命水。
就为了这么一条河,周围十几个庄子已经干了好几架,有一次甚至还动了锄头,几乎闹出了人命来。百姓苦啊, 他们也不愿意跟乡里乡亲的闹到兵戎相见的程度, 但老天爷不给活路, 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好歹抢到一些水,还能种出口粮来。
去年的收成原本就不大好,他们这一片其实都是如此, 土地贫瘠远远比不得江南那头, 人丁少,土肥也不够用,就算是尽心尽力,每年的收成也就是那样了。
偏偏几年开春以来就没下过雨,田地里头,一个个百姓黑瘦黑瘦的, 但他们抢过来的水丝毫不能填补土地裂开的大口子,黄色的风沙扬起,将稻田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让人难受的是,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田间山上的草木都开始枯萎,一眼看去都是焦黄焦黄的一片,看着就让人心里头难受。
热还可以忍,晒却能要了人命,终于这一日,山上已经枯萎的草丛忽然自燃起来,大火撩过山峰,汹汹之势让人无法阻挡,一直烧了三天三夜,把草木都烧尽了才算是停了下来。
龙山大火的消息传到关山的时候,章元敬心头也是一惊,要知道龙山就在关山附近,两边的山脉都是连在一起的,这要是一个闹得不好的话,这大火就得烧过山头来。
幸亏如今大火是止住了,但章元敬还是有些不放心,当机立断的把人都喊了过来,让他们组织人手,将易燃地区的山下都挖出防火带来,并且禁止携带明火上山。
其实相比起周围的龙山、邯山以及其他地区而言,关山的情况要好很多,当初截留住雪水之后,一个偌大的关山水库就摆在那儿。
虽然关山也没有下雨,但其实并不是很缺水,顺着沟渠流淌过去的水能够一定程度的滋润土地,这么一来,关山的河流竟是都没有断流的。
虽然不下雨地里头的活计也就更加劳累,但关山去年丰收,老百姓吃得饱就有力气,再说现在还有各式各样的沟渠和水车在,若是再弄不好田地的,估计都是懒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