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_作者:人生若初(417)

2018-05-14 人生若初

  要知道这些人是被抄家发卖的,亲朋好友要么获罪,要么避的远远的,哪里有什么油水在,谁知道这会儿居然有意外之财,不过钱收下了,他心中却警惕起来,说道:“这位老爷,这些人可是皇帝陛下下令发配的,不敢有任何闪失。”

  章元敬却只是说道:“在下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是当年曾有过几面之缘,如今看着心中不忍罢了,也不需差爷难做,只让他们吃饱喝足再上路就是了,不然人死在了路上也是一场麻烦。”

  那官差一听,倒是摆了摆手说道:“这个没问题,只是这钱......”

  章元敬自然笑道:“所有花费在下来出,几位差爷也请多吃一些。”

  说完这话,他自然安排人去给那些流放的人送去吃喝,那官差留了个心眼仔细看了看,却见章元敬自己并未过去不算热络,送过去的吃喝也就是白开水和实心馒头,这才算放了心。

  第201章 晋升

  因为有女眷在,章元敬一行人走的不算快, 孔令芳的身体很好, 但挡不住上有老下有小, 原本关山距离京城就远, 就怕她们吃不消。

  等他们赶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隔年的阳春三月,三个月前的新春佳节,镇北王爷在文武百官的“劝解”声中终于登基为帝,虽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必然,据说当时还是闹出了一些事。

  皇位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同属于萧家的人而言, 明明同一个姓氏同一个血脉, 但偏偏有的人能够高高在上, 有的人却只能臣服在下,差距实在是太大。

  在看见曾经的镇北王爷,如今的新帝的时候,章元敬更觉得如此。

  以前即使是关山的无冕之王, 手握重兵的镇北王爷, 但萧王爷的脸上依旧带着几分沉郁,眉宇之间更是有一股子郁气徘徊不去,那是因为一辈子没有得到亲生父亲的重视而产生的。

  若不是这个机会,镇北王爷或许会走上反叛的道路,只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必定不甘于此。

  有时候章元敬想想,觉得先帝死的早死的巧也是一件好事儿, 总比跟亲生叔叔生死相斗,将大兴弄的千疮百孔而言好一点。

  不知道先帝是不是也有这般的想法,所以在最后几年才几乎疯狂的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力,甚至隐晦的将一部分权利潜移默化的交到镇北王的手中。

  登位之后,镇北王爷看起来颇有几分意气风发,曾经挥之不去的阴郁终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未来的野望。

  上位前后,镇北王爷都没少杀人,对武将如此,对文臣更是如此,一点儿也没有他的先祖优待文臣的意思,一时之间倒是让朝堂上文武百官老老实实。

  但只是老实还是不够的,在关山多年,皇帝心中明白这些个人只是表面臣服,暗地里可以给他惹出多大的麻烦,就是如此,他才会急召章元敬进京。

  除了顾廷安之外,他能放心去用,并且可独挡一面的文官属下,也就是章元敬一人了。

  面对自己的心腹和能臣,皇帝倒是难得露出几分和煦的神色来,笑着问道:“玄嘉,一路辛苦了,家中老人和孩子身体可好,令芳可好,小王爷可好?”

  这话算是看中章元敬了,竟是把小王爷放到了最后,可见他的招揽之心。

  章元敬也是投桃报李,笑容里头带着几分亲近,看着倒像是在关山的时候一般无几:“小王爷和令芳都好,只是家里头老人有些不适,已经看了大夫,都说不过是累着了,休息几日便都好了。两个孩子一路都觉得惊奇,比微臣的兴致还高一些。”

  皇帝听了点了点头,又笑着说道:“老人家的身体可不能掉以轻心,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带一个太医回去,没事也能调理调理。”

  章元敬正想要推辞,却听见皇帝继续说道:“别客气了,这些年来甯儿也多亏了二老照顾,再说了,有太医跟着,甯儿住着朕也能更放心一些。”

  章元敬微微一惊,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又问道:“陛下,如今进了京,之后王府的内眷也就到了,到时候小皇子还是住在微臣家中的话,是不是有些不妥?”

  皇帝并不奇怪他会这么问,一般而言,除非是皇帝极其厌恶一个皇子,或者说打算过继出去,不然的话是不会把一个孩子养在宫外头的,即使是宠信的大臣家中也是一样。

  但皇帝却有自己的几分考虑,他微微皱眉,说了一句:“后宫如今空无一人,乱糟糟的也没有个理事的人,世子又病倒了,甯儿若是此时进宫,朕定然一个头两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