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章元敬对太子的无感,孔令芳却有些厌恶这个太子,当年姨母对他不说掏心掏肺吧,至少也是视若亲子,但如今他却一次次阻止萧甯进宫,可见心胸狭窄。
作者有话要说:
解释一下孔令芳与皇帝的关系,从人伦上来说,皇帝确实是孔令芳的姨夫,也就是说章元敬也得喊皇帝姨夫,但在现实之中,第一,纪氏是继室,娘家地位不能跟原配相比;第二,纪氏已经死了,皇帝又娶过继任;第三,即使是纪氏活着的时候,孔令芳也不会叫王爷姨夫的,只是偶尔叫纪氏小姨而已;
这是皇权时代,纪氏是继室还好一些,皇帝的其他小舅子小姨子什么的,根本不可能跟他攀亲戚的
章元敬作为臣子,也不太可能跟皇帝攀裙带关系,更加不可能喊皇帝姨夫,但这层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从皇帝 章元敬 顾廷安的相处之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却是平辈相交的意思
第210章 后宫
孔令芳对太子略有不满,却只是心中嘀咕罢了, 她与太子无冤无仇, 更不可能只是因为心中的小小猜测而做什么动作, 真要论起来, 即使是一手带大的箫甯,在她心底也是不如章家来的重要的,毕竟这才是她的家人。
章元敬只是让妻子安心,还说道:“他们送过来的帖子只管推了就是,别怕得罪人,若是送了重礼,便还一份一模一样的过去就是了。放心, 爷还不差钱。”
这话倒是实话, 章家底子是薄, 但挡不住当年镇北王爷的大方,琉璃坊和肥皂坊几年的红利收下来,光论银钱的话恐怕比那些勋贵人家都富裕。
孔令芳一听,倒是噗嗤一笑, 忍不住说道:“知道了夫君, 妾身必定听令。”
章家其乐融融,作为当家主母的孔令芳也过的十分舒心,家里头银钱不缺,夫君更是出息,除了还没有儿子之外根本没有让她难过的地方。
朝廷还算平静,可后宫之中却截然不同了。
当年镇北王爷的嫔妃并不多, 进宫之后多多少少有了晋位,也不知道皇帝是不是故意的,如今坐在妃子位子上的要么是没有生育儿女的,要么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如后宫如今分位最高的几个人,德妃安氏就是当年的安侧妃,膝下就是皇帝最大的女儿,当年的大郡主,如今的庆平公主。
敏妃卫氏,同样是当年镇北王爷的侧妃,与安氏不同的是,当年在镇北王府的时候她就不受宠爱,几乎是隐形人一般的存在,怕是她自己都没想到能够身居高位。
相比起受宠颜色又好,又是雷家远亲的德妃,这位敏妃向来都知道自己的处境,只是带着二公主在自己宫内过日子,不争不抢的态度倒是颇得圣心。
除了这两位妃子之外,后进的淑妃和妙妃乃是镇北王爷登基之后才册封的,其中淑妃身世颇为不俗,乃是京中长安侯的嫡幼女,妙妃却是南疆那边送过来的人。
再往下,皇帝萧叡有三个庶出子,老二萧燊,乃是李嫔所出,老三萧灏,乃是月嫔所出,老四萧贇,乃是吕嫔所出,三位嫔的出生都不算高,不过是中等人家罢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当年镇北王爷的处境,除了正妃之外后宫几乎没有身份高贵的妾氏,如今他压着这些剩余了儿子的妃嫔,心思显而易见。
但皇帝的心思是皇帝的,后宫之中,但凡是有点上进心的人都不会坐以待毙,这群女人当年为了争宠,为了子嗣,相互之间没少下狠手,可以想象对头将来上位的话,自己会落到什么样的下场,所以后宫颇为不宁。
有时候章元敬看着,总觉得皇帝是有意为之,有儿子的不是高位,高位的妃子又没有儿子,相比起让底下的妃子上位,那还不如让太子安稳待着。
毕竟太子的亲娘已经死了,将来真的登基为帝的话没必要为难一群太妃。
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坐在妃子位子上的女人们不免多了几分心思,若是太子上位,一个跟他交好,关系密切的太妃,与一个无权无势被皇帝厌弃的太妃,待遇可是大大的不同。
更别提她们一个个还有女儿,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了公主着想,于是太子在后宫之中倒是备受欢迎起来,若不是他年纪大了早已住进东宫,恐怕是有的热闹。
单单是讨好倒也罢了,这后宫之中却一个个不是省油的灯,若有似无的挑拨离间,巧妙的让太子知道一些,看到一些,想多一些,对她们而言不过是顺手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