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汪汪汪_作者:赵岷(88)

  这些灾民大多都是本分老实的百姓,但俗话说,饥寒生盗心,何况这里面的人也不全是本分之人。渐渐地,附近的街坊邻居中时不时传来家里被偷盗的消息,更为恶劣的是还有一户人家的闺女险些被欺侮。众人人人自危,有人就提议去找告诉官府,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李怀远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此事,他第一件想到的就是灾民这么大,官府怎么不发赈灾粮?难道是灾情还没来得上报朝廷?

  他向一位看上去十分老成的长者打探消息,那人说他们那里今年春天就开始干旱,麦子歉收,本来指着秋粮多打些,结果一入夏又连降大雨。当然,端阳也下了雨,便他们的地势好些,不像他们那里那么严重。

  李怀远思忖良久,觉得自己应该出去走一趟。他要出门,但心里又放下不下杨青叶。她家是卖包子的,本就十分引人注意,再加上家里又只有杨槐一个半大男孩子,根本不济事。万一……

  他想留下金钟和银哨,无奈两人头摇得像拨浪鼓,命令也没用,一命令他们就要死要活。他们被上次那事吓破了胆,若是王爷有个三长两短,他们的小命也就跟着呜呼了。哪敢就这么放王爷独自离开?

  李怀远十分地后悔自己出门没多带几个侍卫。唉……

  尽管两人哭天抢地,李怀远还是将金钟拨过去保护杨青叶。两人一看,这样的结果也勉强可以了。还能怎么办?金钟只能乖乖上任。

  金钟到杨家跟杨槐挤一家房,他找的理由是他家的房子漏雨。

  杨青叶嘴上没说,但心里明白是李怀远的安排,便也同意金钟跟杨槐住一块。

  李怀远安排好杨青叶的事,便出门办事去了。

  他果然有先见之明,他出门的第一晚,杨青叶家就遭了灾民的抢劫。

  直到这时,人们才惊讶于金钟的身手。他看似平平常常,一到打架,往中间一跳,闪绽腾挪,窜蹦跳跃,打得贼人哭爹喊娘。大黑率领小灰小虎,众邻居闻声也来帮忙,把这些众贼吓得四处窜逃。

  杨青叶惊魂一定便领着杨槐再去官府报案。江知县也正为灾民的事焦头烂额。报案的不知杨青叶一家,江知县只得让众衙役和侍卫轮流去巡逻。有了这些衙役的巡逻,端阳县的治安略略好了一些。

  街上有人巡逻,家里又有金钟和杨槐,杨家暂时安宁下来。

  可是她心里总归有些放不下李晃。她向金钟打听他的去向,金钟支支吾吾、含含糊糊,表面说了一大通,其实什么也没透漏。

  杨青叶心里既担忧又焦急。他那么蠢谁知会不会出事?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杨青叶当晚就梦见了李晃被人捅了,他的腹部插着一把刀,鲜红的血汩汩流淌。他双眼无神地望着她,发出极其微弱的声音。

  杨青叶伸手去扶到,却摸到了黏糊糊的血,她吓得浑身颤抖,大叫一声坐了起来。

  金钟一听到叫声第一个赶了过来,站在杨青叶门口连声叫:“杨姑娘,杨姑娘。”

  杨青叶喘息几声,擦了一把大声回答:“没事没事,我做噩梦了。”

  金钟这才放心地回去。

  杨青叶因为这个噩梦,下半夜睡得极不安稳。

  次日清晨,她一看到金钟就说道:“我昨晚梦见你家主人了。”

  金钟见怪不怪:“那没什么,我家公子几个月前就梦见姑娘您了。”

  杨青叶瞪了他一眼:“我是说真的。”

  金钟一脸严肃:“小的也是说真的。”

  杨青叶叹了口气,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整整一天,杨青叶都心神不宁,总担心自己的梦灵验。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李怀远就被银哨搀扶着回来了。他的头上还包着白布。

  杨青叶心中一沉,赶紧上前询问。这才知道,这家伙路上被流民打劫了。

  可杨青叶又有疑问,既然金钟功夫那么好,那么银哨武艺肯定也不弱。

  李怀远答曰:“他是武艺不错,本人武艺也很高。”

  银哨接着说:“可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李怀远指着自己的伤头说:“这是被他们用石头砸的。”

  银哨带着哭腔说:“他们都说小的和公子长得白白胖胖,一看就是大肥养。”

  杨青叶叹息,金钟也叹息。

  李怀远又转而问金钟,当他听说杨家一切平安无事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帮灾民太可怕了。一定得想办法赶紧让朝廷赈灾放粮。——嗯,我去躺一躺。”李怀远这一躺一天一宿没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