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以后_作者:溪畔茶(204)

2018-05-26 溪畔茶

  再来,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如果隆昌侯隐于幕后,曾合谋潞王暗算过他,那么他返京以后,绝不会有机会一直靠近岑永春,隆昌侯不可能不对他加以警惕,不会任由岑永春来找他,还总给他发帖子,邀他进入隆昌侯府。

  至于说岑永春扮猪吃老虎的可能,那是不存在,确实有人大智如愚,但岑永春不是,他那点可怜的心眼乃至于不够他造作,从里而外非常明确,就两个字:浅薄。

  这不是说潞王一点嫌疑都没有了,只是,嫌疑有,疑问也有。

  蜀王同理,也许他就是剑走偏锋,就是要先把韩王搞到彻底出局,不能翻身呢?

  方寒霄心中其实另有一点影绰不成型的猜想,但连他自己也觉荒诞,且全无理由,便没有对于星诚提起来。

  两人聊了几句,于星诚沉吟着道:“镇海,我恐怕这里,是很难再查出什么来了。”

  一来,时隔太久,二来,事涉阉侍,以于星诚的权限,他就算知道哪些人可疑,也不够格直接去查了,非得再请旨不可。

  不过就以现有成绩,到皇帝面前交差也很看得过了,至于后续事宜,听凭圣裁便是。

  方寒霄的感觉也是如此,当下两人也不说了,凑合安歇不提。

  转到隔日,一早上,蒋知府来说话。

  于星诚现在看见他就一肚子气,之前都没腾出功夫跟他算账,这下尸也验了,再见他来,居然还不知反省认错,说出两句话来不尴不尬,还试图跟他套近乎的意思,当下气得喝道:“蒋明堂,你做的好事!如今还要掩藏吗?!”

  从使君到蒋大人到直呼其名,蒋知府这地位是哐哐掉了三级。

  早上阳光晴好,于星诚睡过半夜,精神养了些回来,昂然立在台阶之上,朝阳洒遍他全身,凛凛官威显露无疑。

  蒋知府原就有些怕他,经过昨晚,更加意识到于星诚跟他不是一路人,乃是他最怕见的那种清正之官,再看方寒霄立在他旁边,又是个形影不离,两人这么联袂出来,于星诚对他态度如此之差,很难说是不是方寒霄已经发现了什么,告诉了他——

  他的疑心暗鬼,被于星诚如炬的目光,巍然的正气一逼,便如露珠在这朝阳底下一样,全部无所遁形,再一听他兜头的质问,膝盖不觉就一软:“宪台,我、我招,都是应巡抚他逼的我,下官是迫不得已啊!”

  于星诚:“……”

  方寒霄:……

  两人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于星诚那句所谓“做的好事”,乃是意指蒋知府做事麻木,致使物证白白在水里泡得不成样子,管辖府衙又不利,居然能让人乘隙防火,险些毁掉物证,而蒋知府毫无自觉,至今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所以于星诚又有后一句“掩藏”的问话。

  万没料到,能问出这个后续来。

  于星诚咳了一声,道:“——你以为推到凤阳巡抚身上去,就能洗清自己的罪名吗?”

  他从江南巡回不久,对这一大片地段的官员都了然于胸,凤阳巡抚姓应,正巧是蒋知府的直属上司,分管凤阳扬州等四府。

  应巡抚这个巡抚头衔与于星诚曾巡抚江南时所领的那个不同,于星诚回京缴差,巡抚之责便即卸下,凤阳巡抚则是常驻官职,现今驻地在淮安府内,与知府这样的地方官类似,只是官阶更高一层,所辖属地也更大。

  而顺着说完凤阳这个词,于星诚心中便即一动,昨晚太乱了,有的事情,他没想起来。

  他转头看方寒霄,方寒霄了然地点了下头。

  天下阉人可聚之地,除了皇城王府之外,其实还有两个地方。

  凤阳祖陵,南京孝陵。

  第82章

  因为于星诚准确地把应巡抚所牧的凤阳给点出来了,蒋知府更以为自己是真的事发,为求宽大处理,竹筒倒豆子一般,忙把事情都推到应巡抚头上去,他使劲推到了一半,见于星诚都不再说话,只是倾听,忽然蓦然恍悟,肝胆俱慌成了几瓣——他意识到是自己贼人怂胆,心虚过甚,白白被诈出来了。

  他瞬间就僵住了,脸色又青又白,恨不得晕死过去,又很想甩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宪台,我、我——”

  于星诚似笑非笑,道:“蒋大人,你说,本官听着呢。”

  “宪台,宪台,下官早起吹了风,把脑袋吹糊涂了,胡言乱语,说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蒋知府垂死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