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以后_作者:溪畔茶(314)

2018-05-26 溪畔茶

  “真的不好看。”莹月跟他讲,“你能看睡着。”

  方寒霄道:“哦,那正好,我睡前看。”

  “……”莹月瞪他。

  虽然话是她自己形容的,但听见别人这么赞同,她并不开心。

  方寒霄改口很快,马上保证:“我不睡。”

  又抱着她缠磨,莹月挨不过,发髻都叫他闹乱了,只好认输拿出来,又忍不住强调:“真的没意思。”

  方寒霄不听她的,拿到手里就饶有兴趣地看起来。

  莹月才写了两章,他很快看完了,琢磨了一下,指出了一个问题:“比浅白?”

  莹月点头:“不好像那样写。”

  这是题材问题,《余公案》虽是话本,也可以正统一些,这本新的就不一样,小女孩子争朵头花,总不能用“之乎者也”的腔调,必须得近于白话,这对莹月自己也是新的尝试,看上去浅白,其实要把握这个度并不容易。

  方寒霄又想了想,夸她:“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莹月不肯信他:“你少哄我。”

  不过,虽不信别人会喜欢,莹月自己写得还是很有热情,而且飞快,她与惜月间的问题需要排解,这个写作的过程,比空自安慰自己两句要更为有效。

  有了五章的时候,福全又带来了三山堂先生的话。

  没有别的,还是催文。

  莹月面薄,老让人家这么催请着觉得不给点什么过意不去似的,虽觉得无名的半截新文没人要看,还是给了福全,让他搪塞一下。

  她才将写到了大姐离开了屡试不第的穷童生未婚夫,答应了给县太爷去做续弦。

  小半天工夫后,福全蹦蹦跳跳地回来了,转告先生的话:“奶奶,先生很生气,问这个大姐真的嫁成功了吗?她这样嫌贫爱富,能不能别让她嫁?”

  莹月愣了一下:“——不能。”

  什么呀,她去三山堂时偷偷瞥过那个先生,胡子一大把的,年纪不小,看上去还很严肃,他能把这种文章看下去就算了,还居然有点投入,带话回来干涉她剧情?

  福全是不看的,他就很痛快不纠结:“好的,我再去告诉先生一声,对了,先生催您一句,尽快把第六章写出来,有六章就够印一本了,他那边雕版都给奶奶留出来了。”

  莹月更愣——这种文章,他看得下去就算了,他还要收去刻印?

  莹月心里很怀疑,印出来有人看嘛,她都担心他亏本。

  但说实话,她也由此得到了一点鼓励,把自己的私房钱数了数,打算着如果没人买的话,她就多买一点回来收着,总之,能刻印出来也是不错的事。

  她很快把第六章交出去了,这一章里,大姐嫁给了县太爷,前童生未婚夫很受刺激,发奋读书,要参加新一次的院试,能不能被学政点中,考上秀才,正式踏上科举的征途,请见下回分解。

  这种文章比《余公案》好写得多,没有占她很大精力,她仍可以有空一直注意时局。

  最新的时局是,卫太妃的寿辰正日子到了,百戏杂班,许多命妇进宫去向她祝寿。

  而这一天晚上,平江伯府来了一个神秘的客人。

  第132章

  这位日暮来访的客人貌不惊人,脸色蜡黄,表情愁苦,还生着一脸乱七八糟的大胡子,穿着也普通,一身灰扑扑的短褐,裤腿皱巴巴的,薄底布鞋上溅着好几个黄泥点子。

  这么个老农模样的人,上门说找方寒霄,在他再三求恳之下,小厮方将信将疑地进去通报了,临进去前还恐吓他一句:“大爷要是说不认识你这么号人,让小爷白跑一趟,出来就揍你!”

  “大爷,小的看他那寒酸样,不知是哪个旯旮里来的八竿子打不着的老穷酸,上门为着打秋风,偏他脸大,要说和大爷有故,还说曾经收留过大爷,给大爷安排过两顿粗茶淡饭——”

  这个时辰,方寒霄正和莹月用晚膳,听见小厮通过丫头一层层递进来说有人来找他的话,心生奇怪,丢下木箸到二门去,亲自见了小厮,结果就听见了这番回报。

  不等小厮说完,他心下已有了数,点了点头,举步快速向外走。

  收留过他的人家,无非那么一户而已。

  韩王府的回信久久不至,大概是韩王怕寄信途中出了差错,又或者觉得几张薄薄信笺说不清楚往日宫廷旧事,所以直接派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