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以后_作者:溪畔茶(70)

2018-05-26 溪畔茶

  而方寒霄呈上来的这张纸,也确实让皇帝皱了眉:“不是长孙女?是行三的妹妹?”

  张太监惊讶极了:这是什么话?

  他忙道:“皇爷,老奴听见的确是长孙女,这亲是老尚书在的时候定的,如今老尚书去了都有七八年了,老奴觉着也不可能听错这么久呀——”

  “你看。”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把纸递给他。

  张太监忙接过,看了一眼恍然大悟:“哦,原是大姑娘病了——”

  怕老伯爷病体等不得,只得换成了三姑娘。

  于方寒霄来说,就很不走运了,说是差不多一般徐家的姑娘,可嫡女换成了庶女,教养嫁妆等等一定都有差。

  张太监唏嘘着:“大公子真是,孝心可嘉啊。”

  这样临阵换人的亲事也忍下来了。

  皇帝沉吟了片刻,问方寒霄:“方正盛如今怎么样?”

  方正盛就是方伯爷,这一句来得略有离奇,但方寒霄忽然意识到,皇帝要问方老伯爷病情,选择召他而不是方伯爷,也许最终为的,就是要问这一句。

  隆昌侯在任上出了事。

  皇帝想起了方老伯爷。

  方老伯爷病得床都下不来,皇帝不可能启用他,问他病情,也就只能单纯地问一问。

  但方伯爷没病——他暂时还不知道隆昌侯到底出的什么事,皇帝也不一定为这件事就想换下隆昌侯,但有此一问,皇帝起码是对隆昌侯不满意,动了一点这样的心思。

  这一问,借在他禀奏妻子换了人之后,也很有点说不出的意味,因为当年隆昌侯把方伯爷搞下来,靠的就是挑拨方伯爷得位不正有谋害侄儿的嫌疑,现在他这个侄儿回来了,一回来婚事就出了错,虽然他没说和方伯爷有关,但皇帝能在这时候问出来,恐怕——是有点被勾起了前情。

  漕运总兵官这个职位,方伯爷不能从隆昌侯手里夺过来。

  方寒霄低垂了眉眼,提笔要写回禀。

  但好一会,他一个字没写出来。

  不,他没在想词,因为写不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回话。

  皇帝看得懂,他点了点头:“好了,你去吧。”

  方寒霄叩告退。

  从御书房出来,仍旧是小福子来领他出宫。

  小福子很不好意思,收礼也有收礼的道义,他把方寒霄领皇帝气头上去显然是失了手,路上连连跟他道歉。

  方寒霄却一点没流露出受气的模样,含着笑还以目光安慰他,小福子更惭愧了,心里想这位大公子人可真好啊。

  人很好的大公子快行到了宫外时,遇到了一个人。

  他的脚步顿住了。

  那个人毫不停留,与他擦肩而过,很快往里走了。

  小福子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咦了一声:“这不是隆昌侯吗?呦,不知他几时回的京,真是经不住念叨。”

  才提过,就出现了。

  方寒霄皱起了眉。

  隆昌侯居然回了京。

  那事情倒有些难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的,没错,方大就是想总兵官这个位置由隆昌侯坐着,不给方伯爷,原因后叙。

  第27章

  这个时候,莹月也感觉很难办。

  今天是她的回门日,但方寒霄说有事不回,她也就不回,继续呆在新房里重新造册她的嫁妆。

  不想她不去,徐家有人能来,指名道姓地找上了她。

  来的不是徐大太太——她还不敢来,而是徐二老爷和徐二太太。

  徐大老爷的名号里既然有个“大”字,他当然是有兄弟的,徐二老爷跟徐大老爷一般的读书不成,却比他能惹事,当年徐老尚书主政刑部后,徐二老爷一下子抖了起来,要借着父亲大司寇的威风给自己找点进项,看中了京里好路段的一间好铺子,上门威胁人家低价卖给他,不想能在这种地段立下脚的也不是无名之辈,人家背后也是有靠山的,回去跟靠山把状一告,靠山想了想,觉得徐老尚书似乎不是这样为人,就暂且没怎么样,找了个中间人,把这事跟徐老尚书透了透风。

  徐老尚书差点气死过去,儿子读书上废物还罢了,人品还有这么大问题!一气之下,徐老尚书直接把徐二老爷撵回了扬州老家去,跟宗族说好了,把他圈那老实呆着,再不许到处惹事。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徐二老爷再没机会来到京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