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许多福_作者:条纹花瓶(174)

2018-05-24 条纹花瓶 爽文

  这家粥铺上过美食节目,小有名气,粥的种类非常的丰富,配粥的颜值小菜都有三十几种,还有各种新鲜的菜肴。

  粥是用砂锅煲的,如果是现场单点的话要等三十几分钟才能吃得上,邹旭是提前点好的,一进门就可以吃到热粥。

  淼淼灌了一大杯热水才缓过气来,翻了个白眼:“怎么会有这种人呀!”

  其余三个人都比较淡定,这人没在面前蹦跶了都不当回事,甩一边去了。淼淼是太年轻,经的事情少,当然会把这当做一件大事……也没啥,谁不知这样过来的呢!

  学校生活未必多简单,但相比社会这个大熔炉来说确实也可以说是象牙塔了。

  淼淼:“这种人居然也能当医生!”

  这人恶不恶心其实和他的职业真没啥关系!

  认为医生就该人品高尚,这对在场的两个职业医生来说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夸奖嘛!许多福有点好笑,招呼义愤填膺的小姑娘过来坐下。

  “你中午就没吃多少,赶紧坐下吃东西。”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淼淼也不气了,坐下来舀了一碗粥,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碟子,她伸出筷子尝了两眼,就不再夹菜了,而是陪着一样腌菜喝下了一大碗粥。

  邹旭:“怎么不吃菜,我点的菜不喜欢吗?”

  淼淼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不挑食的,这些菜我都吃……就是不大好吃,赶不上我们医馆食堂的菜。”

  淼淼这种小姑娘是不会撒谎的,一眼就能看到底,邹旭是美食编辑嘛,闻言很有兴趣:“你们医馆的食堂难不成有大厨子?”

  许多福倒是不挑食,点的菜是四人份的,虽然赶不上中医馆的,她也不爱浪费。

  许多福:“论手艺我也不知道和粥铺大厨比起来咋样,不过我们医馆胜在食材新鲜。”

  好多干了一辈子厨子的都说没见过中医馆出品的那样水灵的菜,多新鲜啊!用水凝露稀释液浇灌出来的,能不好吗?!

  淼淼特别自豪的加了一句:“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

  许多福好笑,在中医馆上班的,就算是医护人员也下过地,也算是另类的一种锻炼嘛!不过算起来也不知道淼淼翻够一块地没有。

  杨教授跟弟子说:“你不知道,中医馆可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要不这样,等明天交流会结束了,我们上中医馆住几天。”

  许多福当然只有欢迎的,她不仅特别赞同杨教授过去住几天,住着不走喊她给他养老都成啊!

  杨教授这样的专家,来十个百个中医馆都不嫌多。

  不过许多福也知道,住几天是个虚数,中医馆就算再好他也住不了几天,杨教授每逢周三和周五得去医院坐诊,据说只要他人在F市的,从没有缺席过。

  许多福来参加这个交流会,未必没有找两个合适的人捞进中医馆的想法。

  缺人、缺人……中医馆缺人呀!

  现在看来有点悬,除了姓成的渣渣,都没人主动跟她结交嘛!

  杨炳怀:“你这是自身价值展露得不够啊!”

  换句话说,风头没出够啊~

  杨炳怀:“教你个乖,明天好好露一手。”

  第76章 福多多和正骨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 来的太晚, 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后面一句说, 个人即使等得及, 时代是仓促的。

  张爱玲的这句话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意思,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而这句话被放在此刻,也非常的合用。

  许多福现在还很年轻, 大约杨教授才是真正理解到‘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的人, 他是六十几岁‘出名’的, 到这个岁数,精力已经非常有限,平日里坐诊之外,剩下的时间并不多, 他这几十年积攒下的经验,这一身的医术,还是能传给几个人呢!

  传统医学呀……到底是没落了。

  这并不代表杨教授就排斥西医,相反他一直也在研究西医,还常去医学院蹭课听, 在他看来,不管中医、西医,医生的本质在于治病救人。

  西医在迅速的发展,可中医却举步维艰,除了固步自封、受新思想冲击之外,也有传承丢失的缘故。

  杨教授是忧心的。

  人之所病, 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人们所担心的事,是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