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内中医龙头医院,市中医设施齐备,医疗班子实力强,有很多位知名度极高的专家,相应的,中医院收费的标准也不低——当然,在众多三甲医院中,中医院性质比较特殊,收费标准在同类医院中不算高。
肺病科普通医师的挂号费最低的是十五块钱,最高的是三十五块钱,市中医馆肺病科没有设专家号,其它科室的专家号是五十块钱。
这仅仅只是挂号费。
十五块钱,这钱在福兴中医馆足够让一位老乡看好点小毛病了。
许多福在C市上班的时候,医院有设置特需门诊,相较于普通号、专家号,特需门诊的专家一天只看十个号,特需专家看病能详细的给患者解释。一般挂号费就比较高了,定的是两百块。据许多福所知,这个特需号的挂号费每个医院都不一样,低的有六七十、七八十也有,高的五百、一千的也不稀奇。
就算是挂最便宜的普通号,许多经济条件不好的,还是承担不起到医院看病的支出。
国内大医院的医生确实医术要好些,医疗设备,医药成本在那,也是没有办法,像是这种每年多次的义诊,就很受市民的欢迎了。
许多福本来是打算在中医馆弄个义诊的,没想到受到了李灿喜女士的邀请,到市中医院以特邀专家的名义帮忙。
什么是专家,就是专病专治,专科专业的人才。
李灿喜是市肿瘤医院的医生,照理来说可以在本院进行义诊,但今年市肿瘤医院不搞‘世界哮喘日义诊活动’,而市中医院打算大办,就把李灿喜请过去了,名义上还请她进行组织。这种邀请是很普遍的行为,在医院之间很正常。市中医院呼吸科不是院内的重点科室,院内领导有意把这个科室的地位往上提一提,重点进行打造之前先亮个相嘛!这种情况下,当然不介意外援多一点。
许多福对去中医院帮忙的事情还是很有兴趣,一口答应了下来。
一来,都是义诊,在自己医馆瞧病,还是去中医馆坐诊,其实没什么差别。而且去年整个下半年,中医馆都有医生往来于耳口镇的各个乡村,进行义诊,没有停下过,这是个长期的活动。做了这一波义诊之后,不说其它的地方,起码耳口镇的十二个村、两个社区,共近四万人对福兴村中医馆是有了个简单的认知——看得好病,还不贵。
因为确实便宜,有个三病两痛的,村民们一般都不会再忍着,忍着干啥呢?别小病弄成大病了,有什么不舒服都会去中医馆瞧病呗。
有时候都不一定要吃药的,吃饭吃菜都能把病吃好,感觉跟没去钱差不多,能好好活着,谁不想呀?
耳口镇辖内的居民、村民们平时身体有什么问题都是及时瞧了的,这么一来,真没啥集中在中医馆义诊的必要。
二来,市中医院名医汇集,院内使用的很多中药制剂都是本院自制的,仅仅供本院使用。许多福就见到过患者使用在市中医馆拿的药膏,效果非常的不错,这种自制的药,只要药材不名贵的,价格一般都很低廉。
价格低廉,效果又好,那更是再好也没有了。
许多福还挺想参观下市中医院的中药房的。
李灿喜一口答应:“这有什么难的,我晚点带你去。”
许多福换上了中医馆的白大褂,李灿喜准备充足,给她了一个特邀专家的工作牌。李灿喜是经常上报纸,上本地新闻的,她一坐下,护士引着病人过来,一见她面就叫她:“李医生!”
李灿喜当然不可能认识每一个患者,不过这会也没时间叙旧,她们这一坐下来,面前就排上了很长的队伍,你跟前面的人聊天,后面的人该等急了。
患者坐下之后,就把耳朵往李灿喜面前凑。
李灿喜一看就知道了,支气管哮喘,她又让许多福来看,确定之后,就可以给患者开药。一般来义诊的人都带着从前看病的病历本,还有以前做过的检查,这对两人的诊断也是一个有力的辅助。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也已经在治疗中了,他们就是想更多的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也想知道有没有更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说到这一点,李灿喜就很佩服许多福了,她知道得多呀!同一种病,各种治疗的方法。
两人忙了一上午,刚刚吃上午饭的功夫,救护车就送来了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被送入急诊的时候不停的喘息,急诊科的医生请她们过去看看,路上给两人简单说了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