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_作者:卫风(216)

2018-05-27 卫风

  到了晚上,每人一碗元宵端上来,雪白可爱的元宵浮在碗中,李固拿调羹舀了一只,没有吃,又放下来。

  他转头向窗外,虽然看不到,可是风声呼啸,却是声声入耳。

  张氏抱着李信,阿福喂他也吃了一只。因为糯米面性黏不易消化,所以只喂了这一个就让张氏哄他吃饭,自己扶着桌边慢慢起身,移到李固身旁,挨着他坐下。

  “不想吃?”

  李固笑意苦涩:“我们在这里还有元宵吃,可是京城和附近的百姓……”

  阿福握着他的手,两个人都没说话。过了一会儿,阿福轻声说:“我刚才和杨夫人一起蒸了灯,就放在案上还没有点呢,等下咱们一起点。”

  李固点点头,没再说刚才的话。

  他们也帮不了谁。

  蛮人把庄里能吃能用的都带走了,带不走的也都砸了毁了。他们只够自己糊口,无力周济旁人。

  阿福舀了一个元宵喂给李固,轻声说:“咬开,等一下再咽,烫。”

  自己也吃了一个。

  可是本应该软糯黏甜的元宵现在吃起来有一种隐约的苦涩味,粘在舌头上齿腭上嘴唇上,让人觉得既吐不出,也咽不下。

  “将来……一切都会好的。”李固反过来安慰她,阿福点点头,喝了一口汤,才把元宵咽了下去。

  面灯点了起来,火苗轻轻颤抖着,散发着桔黄色的温暖的光芒。李信咯咯笑,想伸手去抓,张氏握着他的手不许他去碰,只让他远远看着,弄的小家伙很不高兴,嘟着嘴巴。杨夫人的目光从李信身上移到李固阿福的身上,小夫妻两个相互依偎,一起吃了一碗元宵,那情景看的人心头微微发软。

  老天还是开眼的,让他们躲过了灾劫。过了这个冬天,一切一定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惊怖,动荡,灾难……都会过去的。

  他们能活下来,也一定能撑得过去。

  朱氏和阿喜隔着一道镂花木屏风坐在另一张桌上,朱氏面带愁容,阿喜却不时的转过头朝屏风那边看。

  隔着屏风上的孔隙,她可以看到李固的侧脸。

  他生的很好,虽然比前些天瘦了许多——可是好象更好看了。

  阿喜不止一次的想,若是当时自己没嫁到刘昱书家去,进宫的是她……

  没和李固接触过的时候她就已经有过这样的念头,在后山小院里那样近的相处,皇帝的儿子,却那样斯文温和,说话的声音……就象有只小猫的爪子在皮肤上轻轻抓搔。

  阿福不是没察觉李喜频频朝这边看。

  但是今天怎么说都是过节,她不想在这个时候说什么更扫兴的话。

  从前过元宵节,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都是极热闹的。而现在阿福抬头时看到廊沿下挂的几盏灯笼,只觉得一种说不出凄凉。她低下头握着李固的手,移动着手里的纸捻,逐一将剩下的几盏灯也都点亮了。

  “这灯要亮到什么时候?”

  “里面的油会烧一会儿的。”

  李固忽然转头,他感觉自己似乎听到了什么。外面风声呼啸,或许是他听错了。但是并不是听错,那声音越来越清晰,马蹄声,人的脚步声,似乎还有话语声。元庆飞快的穿过庭院朝这边跑来,远远的已经喊了一声:“王爷,夫人——皇上圣驾已经到了门外了!”

  阿福愕然的站起身来,她没有站稳,晃了一下,李固在旁边扶住她。

  “你说什么?”

  元庆重复了一次:“王爷,夫人,皇上已经到了庄前了,请王爷快出去迎接吧!”

  “不用了。”

  遥遥的,有个声音这么说。

  从上次离开云台,阿福没听过皇帝的声音,现在在夜里忽然听到,只觉得非常陌生。那声音已经到了院门口,大概元庆一路进来,皇帝也已经走了进来。

  “天黑,风又冷,还出去迎什么?难道他不迎,朕自己就不能进来了?”

  皇帝来的太快,快的让人都回不过神来,提着灯的内侍都被皇帝甩在了后头。他披着一件黑貂裘斗篷,进屋的时候带着一股寒意一起刮进来,居中坐下。李固和阿福与众人跪了下来行礼,阿福身子沉重,跪的不稳,皇帝抬了下手,跟在他身后的高正官急忙说:“快将夫人搀起来。”

  皇帝和颜悦色的问:“孩子什么时候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