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瑶轻叹,她能感受到这个小孩传来的悲伤,所以她刚刚说话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用上了灵力安抚。毕竟这个孩子恐怕饿了好几天了,吃饱饭是最重要的,当然她做的这些饭都是偏流食好消化的。
曹植眨着大眼睛盯着周不疑,他自然没有周不疑的痛苦经历,但是内心却很想帮他。
“你读过《诗经》吗?”饭后,曹植问道。
周不疑不屑一笑:“《诗经》我五岁就倒背如流了!”
“那你给我倒着背一遍啊!”曹植挑衅。
“。。。。。”周不疑默,脸色通红,倒着背他确实背不出来。
小孩子之间的友情十分奇妙,当丁瑶叫他们吃晚饭的时候,就诧异的发现这俩娃已经好的跟亲兄弟一样了。
“谢谢夫人。”小周不疑很有礼貌,他已经知道曹植的身份了,吃着饭眼睛却不由瞄着刚刚回来的曹操。
曹操被盯的有些不自在,扯了扯嘴角试图露出一个微笑,却吓得周不疑一哆嗦低头不敢再看。丁瑶背过身掩口笑的不行,果然曹操神马的哄孩子的景象太有爱了!
曹操脸上泛起一丝不自在,心里狠狠的给丁瑶记了一笔,决定明天早上不让丁瑶下床了。不过,曹操摸摸下巴,这个孩子好面熟啊:“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周不疑!”周不疑立即站立郑重说道,面对名闻天下的大丞相他怎么可能不紧张!
丁瑶转头盯了这个孩子,心里翻滚——果然,周不疑和曹植的cp不可逆吗?!
122曹丕大婚一
周不疑彻底的在曹府定居下来,曹操索性把他安排到曹植身边当伴读。其实对于周不疑,曹操心里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这个聪慧过人的孩子上一世是被自己杀死的。
历史上的曹操因为忌惮周不疑的才能,在曹冲死后便除掉了周不疑为曹丕铺路,可见曹操对于周不疑才能的肯定了。不过和史书上不同的是,上一世曹操之所以杀掉周不疑是因为周不疑想为曹冲报仇谋害曹丕。
上一世曹冲和其母的死有很大原因是卞氏和曹丕,而作为曹冲发小的周不疑则意图为主报仇,但这确是曹操无法容忍的,他上一世固然不喜曹丕和卞氏,固然对曹冲喜爱非常,但为了曹家的未来他必须除掉一切不安定因素,这也就造成了周不疑的悲剧。
而这一世阴错阳差,荆州被曹操攻下,刘先一家被刘备暗害,只剩下孤苦无依的小周不疑辗转来到洛阳。而后来认识曹植后一方面是两人兴趣相投,另一方面也是周不疑有意为之,他小小年纪却已经盘算着如何借助曹家的势力报仇雪恨了。
曹操对周不疑其实倒没什么恶感,这一世周不疑更是不可能对他或者曹家造成任何威胁,所以他把周不疑留在曹植身边一方面是想跟曹植做个伴,另一方面也有培养下一代人才的意思。纵然是一代枭雄曹孟德也不由感叹他这个时代真是人才辈出。
其后的两个月内,曹操一直忙着处理新打下来的荆州的事宜,而在江夏的司马懿等人也在曹操派军队过去后返回了洛阳,自然曹操又收复了两名三国牛人——徐庶和魏延。
徐庶和魏延并不是第一次来洛阳,然而他们仍然被曹操掌控下的洛阳震惊了!井然有序、路不拾遗、野无遗贤。。。种种歌功颂德的成语在两人脑海中想过,徐庶曾经在董卓火烧洛阳后来过洛阳,对比当时的惨状,徐庶震惊更大。
两人的才能自不必说,曹营信奉的就是能力至上,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这和孔孟儒家之道略有些差异,也是其他诸侯用来攻歼曹操的手段之一。但是这一条却是真真正正的强国之本,徐庶和魏延本就是寒门,岂能不对曹操的政策感激涕零?!
在曹营逐步消化地盘巩固实力的时候,曹丕的婚事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曹操命人下了聘礼到河北的甄家,两家一商量决定一个月后也就是五月初十为两人操办婚事。
这次曹丕的婚事,曹操想大办。如今他的势力已经可以说是权倾大汉了,根本不惧任何人。可以说就算刘备孙权刘璋等所有势力联合攻打他也未必放在眼里了,这不是说曹操野心膨胀开始骄傲自大,而是他确实信心十足,尤其在飞升地仙后天道都无法把他抹杀。
曹操想借着曹丕的婚礼狠狠的震慑外族四夷以及其他诸侯,算是统一天下之前的警告了。因此不到半月,整个大汉有头有脸的家族官员都收到了曹家的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