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_作者:喵崽要吃草(144)

  江画眉早上起来做饭,摸着锅碗瓢盆都冻手,祁云让杜海找门路弄了两个半旧的暖水壶回来,一边放一个,早上起来也能有热水用。

  虽然这暖水壶看着外壳是半旧的,可质量确实不错,里面内胆保温效果极好,灌一壶滚烫的开水进去,两三天倒出来都烫手。

  这东西在农村里可是珍贵货,祁云他们用得都挺低调的,没敢让外面的人知道,祁云也怕给杜海他们添麻烦。

  十二月的时候平城那边王编辑给祁云寄来了一本书,封面上是一片蓝天一只小鸟,边沿是小说名字,右下角斜斜一条红杠,里面黑字写着“试阅”两个字,这是试阅本。

  这是祁云的第一篇中篇小说,全文十八万字,也就祁云左右手能换着写,再加上他脑力不错,腹稿打完再写,写完全篇再重新修订一遍就能寄出去,要不然一个月根本没办法完工。

  不过老王那边也给力,祁云这边寄过去老王帮着过了审核就直接找到了出版社的人,一个多月的时间试阅版就出来了,看来他这边收到试阅本之后平城那边正常发售的印刷本应该也要出了。

  当然,作为老王所在的《国风》,也在一个月前收到祁云稿子的时候就开始了小说连载,这是祁云给予《国风》的回报,让自己的小说在《国风》上优先发表。

  既给《国风》带来的利益,也给祁云做了小说前期宣传,更别说《国风》这边祁云也能拿到不错的稿费。

  祁云摸了摸手感设计都算不上多特别的小说封面,笑着站起身拿着书撑着伞去找江画眉。

  这本《我变成了一只鸟》,带着童话色彩却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另类灵魂转换小说,相信小姑娘会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祁云:我变成了一只鸟,虽然很俗,但是很有意义也很安全。

  老王:!!!还能这样写?人变成了鸟?新奇,厉害!

  #华国建国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穿越小说 get#

  第50章 《云的旅行》

  1973年的农历十二月, 祁云在江家第一次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

  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开始, 到二十三小年祭灶神,二十三到除夕前还要将家里被褥蛛网灰尘打扫一番,民俗称之为洒扫日,书面文雅的叫做迎春日。

  另外村里的水库也起了今年最后的一批鱼,挨着的黄桷村大队长还跑来找老村长换了一批鱼回去,用的是他们鱼塘里挖出来的莲藕。

  也不是每个村都能有水库,水月村这里也是占了地理优势。

  像是没有水库的生产队,夏天要用水的时候可以从他们这边的五星水库放水过一部分下去, 但是水库里的鱼就没有他们的份儿。

  一般那些村都会有个鱼塘,不过这年头单纯用来养鱼是肯定不会就这么占用水田,所以里面都会栽种莲藕, 莲藕拿起来的时候卖去供销社,也是能给村里人带来一些收入的。

  像是这种交换性质的事儿上面也不会管, 祁云他们每家每户能分到两三节莲藕, 算是给年夜饭添上一道菜。

  或是炖汤或是清炒,都是这边蜀地人很喜欢的一道菜。

  祁云在年前收到了王编辑寄来的汇票, 整整四百块钱。

  看起来少,跟当初他刚在《国风》写散文的千字稿费差不多,可跟这会儿的物价一对比, 也算是不错的稿费了。

  这还是因为祁云在《国风》那边圈了不少读者,也算是《国风》捧出来的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出版社那边老王积极帮忙奔走。

  另外出版社的负责人也阅读过祁云的那篇小说,因此初始印刷出版就直接出了五千本。

  算下来祁云这里一本书拿的钱少得可怜, 但是版权在祁云手里,以后再出版祁云还能收钱,而且祁云也就是在《国风》那边算是小有名气,要拿到全华国作家圈里去看,真没几个人知道。

  这四百块看得祁云不得不连连叹气,“果然干这行现在跟画画搞音乐差不多,最值钱的首先还是名气。”

  特别是这会儿宣传渠道少得可怜的时候。

  江画眉瞅见祁云这哀叹的模样不由失笑,瞧手下的面团不够光滑,又用手沾了点水继续揉,“你啊,四百块钱可够花好多年了,你已经是咱们李家镇最厉害的人了,快别叹气了,帮我看看外面熏的肉燃起来没有。”

  任务猪几天前交了,剩下两头大肥猪也杀了,祁云跟周国安分的那两块肉都拎着送到了江家,肥一点的大部分炼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