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李晓冬又跟张主任说起祁云两人的情况,“我这两个小兄弟都是怀城那边来的,别看他们俩是从大城市来的,可从到村儿里第二天开始就一直在地里干活,再苦再累也没有请假。”
“国安更是一身的力气使不完,现在也才十八岁就能跟壮劳力一起挣整工分了,还有祁云,一手字儿更是写得好看得很,我准备把咱们村的写大字任务就拜托给祁云了。”
张主任自然抚掌笑着连声说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为了跟底层人民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冬子,你们做得很好,下乡知青跟咱们从来不是什么阶级敌人,像那些搞得乌烟瘴气的可就是枉费了咱们伟大领导人的根本用意,水月村值得全体社员学习啊。”
往日虽然因为水月村完成任务最是积极,李晓冬代替爷爷来开会也被表扬过几回,可到底也没有这次来得郑重其事,顿时涨红了脸直摆手,“主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朴实的话更叫主任对李晓冬生出好感来,拍着李晓冬的肩膀笑盈盈的点头,“看来你爷爷选你接班也是有考量的,加油好好干!”
一旁的李继祖顿时一噎,原本还保持着憨厚傻笑的脸上顿时变得要笑不笑的,或者说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
虽然张主任觉得李继祖这脸上的表情有点怪异,不过此时也没多想,又跟祁云他们说了两句这才道了别。
等送走了张主任,李晓冬这才高高兴兴的同他们一起解了拴在门口树干上的老马缰绳,规整好马车这就赶着马儿哒哒往街口去了。
之前祁云在张主任面前说的是其他同村的人去的粮站,也是担心说去了农贸市场卖东西要惹出事儿来。
你卖点家里自己种自己养的上头人睁只眼闭只眼,可你要是还拿到人家跟前说,这不是脑壳方了么?
就怕人家不整治你么?
李晓冬虽然为人实诚,可好歹也是跟着他爷爷学了好多年了,当时一听祁云说得跟实际情况不一样,心里一转就明白祁云的意思了,越发觉得祁云是难得的兄弟,心里倒是有点可惜自己妹妹跟祁云没能成事。
当然,这点可惜也就是一瞬间,自己妹子什么狗脾气他能不知道?
这会儿也差不多十一点半了,李晓冬赶着马车紧赶慢赶,一行人回到村里的时候也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好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早就带了干粮在路上边走边啃,啃上一嘴巴觉得卡喉咙了就喝口凉水冲一冲,糊弄一下也就差不多半饱了。
从水月村到李家镇单边就要三个来小时的马车行程,吴丽早上也没给两人准备当做午饭的干粮,祁云原本是想去国营饭店用粮票换两个馒头的。
可惜周国安管得严,于是两人这会儿是半点吃的都没有。
好在李晓冬早就准备好了,给两人分了自己带的野菜黄面饼子。
说是黄面,其实就是玉米面黄豆面再合着一点白面混合出来的,也是北方所说的三合面。
这玉米面黄豆面可不是后世碾得极其细腻的那种,都是粗糙卡喉咙的那种。
在这个年代流行一句话,厨艺不好的婆娘会持家。
也就是说掌厨的婆娘做东西做得不好吃才是好的,因为做得好人人都恨不得撑破肚皮的去吃,可不就要把家里吃垮么?
不过混了白面在里面,那就瞬间提高了一个档次,也就祁云他们俩跟李晓冬关系亲近,其他人见了自然是羡慕得很。
周国安跟旁的年轻小伙子打打闹闹将饼子分着吃了,旁人给他分的干粮也不拘好不好吃,都往嘴里塞着下了肚子,自是又跟人亲近了不少。
祁云么,自是又被婶子们拉着问了许多,好在他一开始就将装东西的袋子塞到了李晓冬屁股下坐着的木箱子里,要不然这会儿婶子们怕是要把他的包给翻个底朝天的就为了看他买了些啥。
祁云倒也不怕人知道他大手大脚花钱,闲言碎语祁云从来不放在眼里,更入不得心上,要不然当年他早就被那所谓的贵妇们说得直接蒙头跳楼得了。
只是里面既有裤衩也有当内衬做的背心,在祁云看来都是贴身的物品,叫一群婶子大娘捏在手里摸来看去的,忒是臊人了些。
好不容易到了村口,祁云迫不及待的踩着板车边沿就跳了下去,然后伸展着胳膊腿的笑着让周国安帮忙拿上李晓冬递过来的东西,跟婶子们摆了摆手就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