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媳妇给她搓了半夜的白酒,到了早晨终于退下去了,又伺候她睡下,新水媳妇才转头补了点觉。哪想到,睡了一会儿竟被张素的自言自语声惊起,再试试张素额头,又烧起来了,而且烫的吓人
新水家的白酒都用完了,新水急的当下托安平去请大夫,他则跑出去买白酒,叫新水媳妇在家继续照看着。
请来大夫, 安平又等到大夫诊完脉,开了药,自己派不上用场了,才回家一头扎在炕上呼呼睡了过去。
由刘和平引起的关于李玉娥的一场闹剧,因乐云的突然失踪而告终,又因乐云的回归而改了话题,人们纷纷议论的,不再是安平会如何处理这事,老张家会如何处理这事,而是李玉娥多么狠的心,能硬生生的抛下亲生的孩子,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李玉娥,远在洪县县城的李玉娥怎么也不会想到,平白无辜的,她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乐云在沉寂了几日后,终于一扫阴霾,渐渐恢复过来,叫人高兴的是,这件事之后,她明显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话也比以前多了。至于她带回的那个包袱,没等张赵氏几人打主意,就托安平找人捎回了洪县县城,还给了那个李玉娥。
乐云这么做,看来也是铁了心不要这个娘了,她对蓝氏更加贴心亲热起来,‘娘亲’喊的比乐清还亲热,还勤快 ,乐的蓝氏每天都笑眯眯的,村里议论的风头又移到蓝氏头上。说她是个有福的,这么好的闺女,那没眼力的玉娥不要,平白叫蓝氏捡了来, 乐云又懂事又贴心,将来只管跟着她享福就行了。
这样一来,也直接打断了张赵氏几人的念头,李玉娥不要乐云,那老张家就等于是个屁包袱也送回去了,几人彻底没了心思,该忙啥忙啥去了。
一场闹剧,也算是以皆大欢喜而终结,除了张素。
张素是个标准的淑女型小家姑娘, 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躲在家里做女红,身子本来就比一般的姑娘要弱些。因着文陵的事日夜担忧,思虑甚深,身子已经是抱了病,又大半夜的跟着人跑出去寻乐云,这一下子病素一下子爆发出来,她一连烧了三天才退下去, 而且一直烧烧退退的, 缠绕了好多天也没好,乐云回来五六天了,她还病怏怏的下不了炕。
从文陵失踪到现在,已经有小半个月了。蓝家两个老人那边儿,都快要瞒不住了,蓝氏这头也担心的很,知道张素是因为文陵和乐云生的病,心里过意不去也放心不下, 天天的跑过去看,天气转暖,家鸡开始下蛋,也捡出来送去给张素补身子。
又过了两日,张素的身子刚有所好转,能下炕了。哪知不知谁从镇上打听来的消息,从洪县县城方向来了四五个浑身浴血的人,蓬头垢面,都看不清模样了,从衣服上看是衙门里的衙役,有人亲眼看见他们一瘸一拐的进了衙门的大门。
消息传回来后,果然有几家同样有人在衙门里当差,好长时间没见影儿的人家,迎回了亲人, 只是伤的伤,残的残,衙门里都给了抚恤,里面却没有文陵去衙门里头再问,给的又是一样的回答: 他在办差
办差办差,到底办的是哪门子的差, 竟然半月半月的看不见人,探不到消息?回来的这些又是伤,又是残的,叫人怎么能安得下心?
这消息的打击性无疑是巨大的,传回来之后,不但张素又倒下了,连蓝氏也病倒了。蓝家庄那边眼看就要瞒不住,要是叫两个老人知道了,还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哩
蓝氏的病还好说,只是一时忧急攻心,内热外寒,导致了病倒, 大夫开了几副药,吃下也就好了。张素那头却很严重,风寒高烧已经缠了她好长时间,这下子病倒,又是烧了好几日才免强退下烧来,整日躺在炕上,眼前不敢离人。
除了蓝氏这头天天跑去看望,蓝家庄那边听见了消息, 乐云姥娘也亲自来了一回,又隔三差五的叫人往这捎点鸡蛋之类的补品, 希望张素的身子能早些好起来。
可是张素的身子却犹如断了线的风筝,拉都拉不住,一天比一天坏,急的新水夫妇整个弯月镇的大夫都请遍了,都未能力挽狂澜。大夫说她是思虑过甚,伤到了根本,如果她自己不救她自己,用药物是没有用的。
可是文陵一天不回来, 张素就一天控制不住的忧心不已。
好在安英天天来开导她,好歹也起些作用,安英一走,张素就又烧起不断。
田丰盛听说了这事儿,跑到张家村酸言酸语的放话:早叫张素嫁进田家,她不肯, 好麻,弄个蓝家死鬼回来,现在死不死,活不活的,就这么吊着,早晚要把张素的命吊了去。不如退了亲, 改嫁田家,现在也还来的及田家不会嫌张素是个病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