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赵氏一怔,有些不知所措。
安平继续道:“娘,你说我对你不好吗?我这么些年虽然过得好了,可是我对老院儿差吗?我过年过节送的东西还少吗?平日里若是有个好吃的,也不忘你跟爹,家里养上鱼了,也常送条给你吃,我卖给村里人菇框,先给你松了几框,这些都是不孝,是白眼狼,是狼心狗肺吗?难道姨母过年分的那点点东西就有那么好?她跺一跺脚,咱家就要颠三颠?”
“我,我·····”张赵氏呐呐,安平这么说,她才想起来,这几年的日子似乎真的比以前好多了,而基本都是靠着安平才好起来的。只是安平不是家中长子,也不是家中幺子,存在感太差,自己有时候生气了,不舍得朝安民和安宝发火,就拿安平出气,现在一想起来,似乎是有些不公,可是····
“娘!快起来!”安英眼尖,见张赵氏被安平说的无语,有些下不了台,忙将她扶起来。
张赵氏趁势起了,又补了一句:“你姨母毕竟是长辈,她若是说了什么事情,还是多依了她的好,现在不孝顺,以后没得孝顺了再后悔吗?”说着,又瞄了一眼老张头,粗声粗气道:“你回不回去?”
老张头嘲笑的望着张赵氏:“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是安平的后娘呢,为着外人的一句话,也能将儿子闹成这样,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知道这里头谁对谁错吗?你可真成!我不回去!!我就在安平家过年!”
······
第一百零四十章攀亲
第一百零四十章攀亲
大年三十,老张头是在安平家过的。
为了缓和一下二老的关系,吃过饭,安平就到老院儿去坐了一会儿,劝了张赵氏几句。蓝氏则在家和孩子一起陪着老张头。过年的气氛并未使老张头有多高兴,家里一片沉沉,自乐清穿越以来,这是最冷清的一个年节。
想想也是,大年三十上门来闹,任谁也不会有个好心情。而这些全是拜陈赵氏所赐。
不过陈赵氏这个年过的也并不怎么好,向来听话的张家村那一帮人,竟然有胆敢反抗她,这叫一向自视甚高的她心里怎么能舒服了?一肚子气又无处发泄,便寻了一通家里丫头家丁的错,闹的满府鸡飞狗跳,气的陈老爷狠说了她几句。
陈赵氏觉得委屈,躲在屋里不出来,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都没吃。说起来,她本来是不太看好这事的,虽然门当户对,可杨家毕竟是在乡下。她之所以差人去问,只是耐不住紫涵缠磨的无奈之举。反正现在孩子还小,只是敷衍她一下罢了。可是当见到回信里说明的乐云跟世仁的关系时,不知怎么,只要一想到乐云一下乡下穷丫头也想攀高登富,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打定主意一定要坏了这门事情。
哪想到,这平日里看着好说话的安平,竟然这么硬骨头,竟然连信都不回了,这无疑于当面扇了她一耳光。这就相当于一口咬下去不但没咬下肉来,却硌的她牙痛,将她气了一通不说,还害得她被陈老爷骂了一顿。就像是一头狮王被人挑衅了权威,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正在气头上的陈赵氏当下做了决定,初二一送完年,就亲自去杨家一趟,跟杨太太议事。
两家人虽然在财势地位上算得上是平分秋色,但杨家毕竟是长居于乡下的,而自己一家则居住地镇上最好的地段,这么好的亲事,相信杨地主一口就会应下来。陈赵氏自信满满的想,哼,敢跟我对着干?我就叫你眼睁睁看着小女婿被人抢走。
而在张家,安平一面要头痛着老张头两口的事,还要担心着乐云的事。事情乐云已经想办法透给世仁知道了,那小子虽然是杨家的宝贝命根子,但他与杨家大太太向来不和,就怕到时候杨大太太再给他亏吃。不过这小子鬼灵精怪的,应该能应付得了这事。
另一方面,安平劝不动老张头,只好叫安英和安宝去劝张赵氏。毕竟这事本来就是她做的过分了,叫她来给老张头赔个礼也不为过。哪想到张赵氏对此事很是不屑,说话时鼻子都要跷上天了:“哼,就他那个软汤包,就算回来了有什么用?他要是骨头硬,他就长住安平家不要回来呀?哼, 你们放心,过不了几天,他就会回来了,他要真是硬骨头,当初就不可能入赘咱们家了。”
气的安英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她爹根本不是入赘,她要说多少遍娘才能转过这个观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