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冲嘴想说我安英已经有文陵了,用不着你操心。但这事又没经过文陵同意,这样说出来不太好,又咽了下去。
陈赵氏见实在说不下去了,她怕再呆下去,自己会发疯,只好起身告辞:“姐夫,姐姐,要不我先回去了。那事儿你们再考虑考虑,我当家的说了,这事儿若是能办的成,什么条件都可以。”
张赵氏干笑道:“要走啊?”
老张头则扯着嗓子吼:“安英,安宝,都出来,你们姨母要走了, 来送送。”
陈赵氏眼角跳了两下,一边强装镇定的往院门走,一边忍着气,尽量让语调听上去温和而客气:“家里来了一批南方新下的水果,这次来的匆忙没带,赶明儿我叫人给送一些来。”
“我家可吃不惯那东西。”老张头不客气的吐出一口烟,呛的陈赵氏直咳嗽。
院外那两个壮汉在等着,一个坐在马车上,另一个等在马车边,看着小家丁。
陈赵氏被老张头气的手脚都软了,上了马车有气无力的说了几句,便出发回去了。
“哼哼,势力眼。”老张头冷哼一声,回院儿去了。
张赵氏瞧着马车没了影儿,才进院。虽然对老张头的做法颇有微词,却终究是什么也没说。
安平将张赵氏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下暗想,要是这样的话,把安英许给文陵,倒真是不错。这样想着,他跟老张头又抽了一袋烟,便回对岸去了,叮嘱安强进镇送鱼的时候喊一声文陵。
安强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只把信儿捎给文陵知道。文陵不知是什么事,心下担心着蓝氏将产的身子,当天从衙门出来,赶着黑儿去了一趟张家村。
“文陵,你今年都二十挂几了,你的亲事想咋办哩?”蓝氏也不客气,开门见山。
文陵显然应付多了这种事情,很是驾轻就熟的:“我现在公事在身,忙麻。忙完这一段儿再说。”
“忙忙忙,你公事永远都忙不完,你永远都不娶,打一辈子光棍啊?”蓝氏没好气的:“你叫咱娘担心死了你,咱家就你还没成亲,你要拖到什么时候去?我跟你说啊,玉儿今年都十四了,该议亲了,你这个做三叔的,可不要挡着侄女的亲事”
文陵嘿嘿笑起来:“不能,不能,玉儿成亲还要个两三年哩,急什么”
“怎么不急?大哥大嫂这几年开酒楼,生意越来越好,条件摆在这儿,玉儿又是个好孩子,那提亲的早就一摞一摞的了,你难道没看见?”蓝氏的手指几乎要戳到文陵脸上去了:“你抱着个捕快的活儿,能生娃还是能一块过日子?你就着急一下亲事吧”
“姐,不是我不急呀,哪有合适的?”文陵见蓝氏急成这样,不由严肃了一下神色,认真起来:“这些年我在镇上做捕快,偶尔也去县里呆上两天,也算是走南闯北了。见识的多了,心也就大了,我实在是不想随意寻个女人过日子。”
“那你想找个啥样的哩?”蓝氏心下有数,语调放缓,开始引导起来:“你说说你要啥样的,姐帮你寻。总不能一直这样拖着,你想等咱爹咱娘闭眼了你再成亲啊?”
“啥样的……”文陵长叹一声,眼神飘渺起来,面前不禁浮现出个利落的身影。
“素素……那样温柔贤惠的,还是安英这样爽朗利落的?亦或是别的?”蓝氏小心的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子。
文陵长叹一声,眼望向窗外:“安英……好是好,可是婶子不愿意,再说,她似乎也是不太愿意……在跟素素定亲之前, 这事情我悄悄问过她的…..”
“咋?你问过安英,她没愿意?”蓝氏吃了一惊:“安英为啥不愿意?你怎么问的?她怎么说的?”
文陵也不忌讳,将当时的事情跟蓝氏讲了。
“你个瓜小子”蓝氏听完,不客气的数落:“她又没有正面说什么,哪知是什么意思?我看,说不定她都不知道你话里的意思这样,你要是愿意呢,姐姐替你去打探打探,怎么样?”
蓝文陵思量一会儿,点点头:“也成。”
“瓜小子,有话儿不跟姐姐说,我要是没想到这一碴儿,这样拖着,要拖到什么时候去?”蓝氏心疼的抚着文陵的头顶,仿佛他还是个小孩子:“以后有事,跟姐姐说。你就这么一个姐姐,不跟我说,跟谁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