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安平恍然,拿着书求知若渴的细细的读起来。
乐清无事人一样朝大栓耸耸肩,拉着钓来的那条大肥鱼跑回家去了。中午就吃秋菊做的红烧鱼,啧啧,秋菊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安平很快就书看完了,他现在识的字越来越多,读起书来也很顺畅,书里的内容,对他无疑于当头棒喝,原来财路就摆在眼前,只是他没看见。
当下,安平便迅速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破冰捞鱼,现在市场上可没有新鲜的鱼卖,那些大户老爷太太们爱吃鱼的,馋虫上来了,可是多少钱都愿意付的。
另一件,则是立马寻人伢子打听附近有没有精于挖地窖的人才,他打算一开春,就将院子低下整个掏空,做成冰窖。冬日储冰, 夏日用来镇鱼贩往内地去卖。要不是现在正严冬, 地冻的结实,他现在就想寻人开挖呢。
很快,安平的鱼就在弯月镇开始卖了。
正是隆冬快要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图‘年年有余’的吉利,又有大户人家爱吃鱼的老爷太太光顾,安平的鱼卖的很好,没几日便卖上了一百二十文一斤的价儿。
而原本约摸两百斤的鱼,冬季捞上来过称竟有两百六十多斤,前后四五天的工夫就卖完了,一共得了小三十两银子。
这两百斤鱼要是放在夏秋,也就能卖个六七两银子, 这一下便翻了数倍。 安平大受鼓舞,预备明年秋末的时候多留些鱼到冬天卖,谁能想到冬天的鱼不但不瘦,反而更肥,而且这么好卖这么金贵呢?
生意做的一再顺利,安平一家高高兴兴的迎来了年节。
现在老院儿那里是老张头掌家,家里太平多了。只是今年陈赵氏回张家村省亲,却没进老张头家的门,虽然老张头浑不在乎,但终究给人的心情略略添了一笔灰色。
安平和蓝氏有心帮扶一下那边,头着年节送了许多东西过去。到了大年初一,一家人先跑去老院儿拜了年,老张头和张赵氏都很高兴,张赵氏也似乎并未对陈赵氏的事过多的在意。
很快,便到了大年初三。
按乡俗,这一天是要举家陪蓝氏回娘家门儿的。
可是因为那边方氏的大女儿蓝玉正月初八就要出嫁,事情又办的有些匆忙,那边现在家里上上下下都忙着这事儿,所以安平和蓝氏不想给那边添麻烦,就把孩子们都留在家里,两个大人拎着节礼去了,打算去了帮帮忙,不在那吃饭,早早的就回来。
秋菊姐弟被放了假,去了红梅婆婆那里过年,过了初六才回来。
鱼池那边的大栓也放假回家了,初六才回来上工。
如此,家里只剩了几个孩子,看院子,照料鸭子鱼池和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便落到了乐云头上。
~~~~~~~~
今天恢复双更
第一百七十八章争嘴
第一百七十八章争嘴
安平和蓝氏仔细的叮嘱过乐云,又交待乐清几个在家要听姐姐的话,才相伴着出门去了,在昨日才下的厚雪上留下两串歪扭的脚印。
乐云抱着乐臻,带着乐清乐渊将鸭子喂过,又将院子里收拾完毕,便坐在里屋开始做起绣来。
乐臻已经会爬了, 自己个儿在炕上爬的不亦乐乎,时不时的还‘嘎嘎’笑两声儿。乐清无聊的望着乐云做绣,心思不知飞去了哪里。乐渊更甚,他不耐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挠着耳朵, 将耳朵都快挠红了,才终于忍不住的:“大姐,叫我出去玩一会儿,行不?”
乐云想也不想的:“不行。娘走时说什么了,你忘了?”
乐渊厚着一张脸皮:“ 好姐姐,你就叫我出去玩一会儿麻,这样闷在家里, 你倒是可以做绣解闷,可是我和二姐呢?多没意思?”
小子,想跑出去玩还知道把你二姐拉下水了
乐清心下暗暗斥一声,脸上却笑的像花儿一样,对乐云道:“就是啊,大姐,我们两个可闷了。”确实闷呀,不如就遂了乐渊的意,怂恿大姐把两人放出去玩一会儿。外面大雪厚厚的一层,打打雪仗,堆堆雪人之类的顶不错。
乐渊见乐清支持,立马起劲了,抱住乐云的胳膊就摇,都晃的她不能继续做绣,嘴里撒娇的嗔着:“ 好姐姐,好姐姐,就叫我们去麻,就去一会儿,一小会儿,立马就回来。”
乐云顶不住二人的缠磨,她也知道自己镇不住这两个小精怪,再说乐清今年已经九岁,算是大孩子了。她只好叮嘱两人不许去冰上走,不许去远的地方,出去一会儿要立马回来,然后才放两人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