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_作者:赤紫琼琳(340)

2018-05-12 赤紫琼琳

  宁愿白忙活不赚钱,甚至宁愿往里赔钱,只为搅黄了自己亲侄子的生意,把亲侄子逼上绝路?天下竟有姨母如此, 做侄子的又何须顾及?

  陈家的价格一调整,安平手里的菇量就明显少下来了。毕竟都是一样的钱,送哪家不是送?自然是挑离的近的那家送了。

  虽然这是项赚钱的生意,可陈家是弯月镇大户,张家又是干菇生意的发起人,所以 倒没有跳出别人来抢生意。热闹一时的弯月镇抢菇子的事情渐渐平息下来。

  到了进入四月,还未到清明,老天便收起了太阳,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全镇都在养菇的弯月镇一下子恐慌起来——没有太阳,他们的菇子不能晒怎么办?这东西放不多久就要烂的呀拿到镇上去卖?不要傻了,全镇都在养这东西,人家谁买啊最要命的是,鬼知道这烂雨要下到什么时候去

  这时,许多人才想起安平家也收鲜菇的事情来,纷纷冒雨带着家里摘下的菇子往靠山村跑。听说鲜菇是三斤五十文,这三斤鲜菇差不多可以晒一斤干菇,前后不过差了两文钱,可是如果不送,全烂在手里,可就是几十文,几百文钱了啊

  安平早有准备,由于下雨,鱼池那边也不需要人照料,他把安强周一丁和大栓几个都叫到了靠山村这边,帮着收鲜菇,过称,算钱,然后还要抓紧烘菇。

  收下那么多鲜菇, 安平也是冒了险的,要是不及时烘干,烂掉可就赔大发了。

  整个张家小院儿门前忙忙碌碌了好几天,直到雨停了,人才见少。几日里安平收了几千斤鲜菇,还好烘干屋盖的够大, 人力也足够,已经全部烘干,转卖给了高掌柜。

  才几天的时间,一下子赚了十多两银子,烘干屋的钱一下子赚回来了。

  而且这一回,养菇户们尝到了卖鲜菇的甜头,左右不过少赚两文,可是要少费很多工夫,而且也 避免了菇子烂掉的风险, 许多养菇户开始往安平家送起鲜菇来。

  那座烘干屋开始不间歇的运转起来,人力不够,只能叫王管家去帮忙,安平又抓紧开始寻可靠能信的长工。

  寻长工的事,吴氏厚着脸皮来了一趟,想叫安民在这干活。可是亲兄弟放在一块儿如何干活?再说, 王管家如何能支使了安民?安平只好婉言拒绝了。

  没过几天,张赵氏来给安平一家送安宝订亲的喜糖,又告诉他们迎亲的日子,顺便 也提了提安民的事。可是安民早些年分家时伤透了安平的心,再说他做事向来溜奸耍滑的,安平哪肯用他?如果只是想帮他的话,那也不用雇他来家里做工。

  张赵氏再没提什么,与蓝氏寒喧了几句便走了。

  安平寻了得顺的弟弟得利做长工, 安民的事才歇了歇。

  另外,陈家这头,以五十二文的价格收购干菇,确实是赔钱的,一斤要赔一文。调价之后已经近二十天了,陈赵氏已经往里赔了十多两银子。

  这事陈老爷子不知道,还以为陈赵氏做这买卖赚钱呢。老爷子也对上次张家对陈家在荷县生意不帮忙的事暗恨在心,有心想给安平一个教训。

  可是哪想到,安平那边不但照样赚钱,还比以前赚的多了。

  陈老爷子心里纳闷,便找陈赵氏来问话。一问之下,陈赵氏露嘴说了赔钱的事。

  陈老爷子顿时大发雷霆,我陈家做到现在这一步,容易吗?虽然跻身弯月镇大户的行列,可是每一分每一文挣的都容易吗?你个败家的娘们儿倒好,给我不声不响的做起了这赔钱的营生你每年都回娘家去挥霍一趟钱财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做这个?

  要说起来,陈家虽有钱,但陈老爷子是个十足的抠门儿, 一听陈赵氏前后已经赔了十多两银子进去,登时眼睛就瞪圆了,不但将陈赵氏大骂一顿,还责命她立马将赔进去的钱赚回来,否则后果自负

  陈赵氏知道这‘后果自负’的意思。依着老头子的抠门儿,他这么说,定是要将这十两银子从她的月银里扣。天那,她虽然贵为陈府太太,可是每月的月银只有三两啊,比一个大管家的还少,平时拿来打赏下人,买个零吃买个花之类的都不够用,还要扣?

  对于陈赵氏来说,晴天霹雳的不仅是陈老爷子发现了她赔钱的事。许家那面,也因为自己阴雨天不能供货导致的供货不均而产生了意见,而且他家最近似乎又攀上了一门亲生意,正打算要停掉与自己的干菇生意。

  自己手里可还有 好几百斤的干菇呢,许家就这么停掉,那这些干菇怎么办?自己在弯月镇可就认得许家这么一户船运大户啊,难道要叫自己的丫环婆子们上集市去卖吗?就算她愿意跌那个身份,可是这整个弯月镇都是养菇子的,谁买啊?如果这些都要从月钱里扣,她可是要好几年都没钱可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