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_作者:赤紫琼琳(409)

2018-05-12 赤紫琼琳

  几个小伙伴纷纷劝修林,他却一概笑过, 终还是叫画师画了。

  待这事过去,乐清再也不敢单独去魏家了,好家伙,那可是好几百两银子呢,说花就花了,财大气粗也不能这样,小孩子吃起醋来真是更可怕。

  进了九月,大部分的鱼池都开始陆陆续续大量的出鱼,张家便更加忙碌起来

  不过再忙,也要腾出空儿来参加村里的喜事。九月里,参加了张宇和明亮的婚事,十月里,又参加了安英孩子的洗三儿。

  安英是十月中生的,六两多的男娃儿,一生下来就哭的响亮,高兴的文陵头一回跟镇上请了五天的假,专门在家陪妻儿。

  过了十月中旬,天气就开始转冷,镇上各家的鱼池出鱼量慢慢减少,直到时间转入十一月,过了立冬,才慢慢的没有鱼可出。

  安平家这才终于得了点空儿,几个长工都在忙着将最后一批鱼制干,安平跟蓝氏就把账算了算。

  今年干菇和鱼干生意做的不错,光这两项就赚了小两千两银子,再加上今年自家养的最后一批菇子和鱼也赚了点钱,还有以前几年攒下的,加起来,总共也有三千多两银子。

  留下五百两银子做明年生意的流动资金,剩下的两千五百两,就可以拿来做别的投入了。可是做什么投入呢?

  文陵的意思,是做个稳当些的行当,如果不行,宁愿把钱放着,也不能去冒险,因为三千两虽多,但实际上要做生意的话,一旦不成也就赔光了。

  安平也是这样想,可是做生意,哪有稳赚不陪的?正跟蓝氏商量着,乐清挤进来:“爹,要说这最稳当最不变的,就要数田地啦。管它风调雨顺还是洪涝灾害,它都在那里,不动不摇,谁也拿不走。没事时它给你产粮食,卖银子,有急事时,它还可以摇身变回银子,多好?”

  “买地……”安平沉默了一会儿:“这倒是不错,稳当是稳当,可一来现在大片的地没大有了,二来,那么大片的地,佃怕是佃不完的,自己种又没有人手,这恐怕……”

  “爹,咱们不往外佃,把地开成自己的农庄,请人来种不就成了?置于怎么种麻,有农书”乐清忙把自己写的新农书献出来,虽然自己前世的水平不咋滴,但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还是懂的,比如人工操作的收麦机,比如人工操作的改良版耕地机,这些都叫她详细写在上头了。

  “你那怎么净些好东西?”安平宝贝的拿过来,翻开看起来。越看越入迷,越看越兴奋,最后竟一边看着,一边演画了起来。

  “这是我托姐姐从洪县那里弄来的。”乐清笑嘻嘻的撒个谎,立起身来:“爹你慢慢看,我去陪娘了。”

  安平一直看了一天一夜,熬出一双黑眼圈来,才略微看懂了其中一种人工机械,顿时兴奋无比。凭他的目光怎么会看不出来,就算单凭这一种,种起地来也要省了不少工夫,若是这书上的都能做出来,那岂不是……

  如果按一个壮汉可种五亩地算,五十亩地,就需要十个壮汉。要是这书上的东西都可以做出来,安平可以保证,这五十亩的地,顶多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了。那么,这一下子就可以省下八个人的吃食粮钱。

  这样一算,安平跟蓝氏立马决意,这两千五百两银子,就要置成地产了。

  不过,两千五百两银子,如果按市价算,置成中等田能有三百亩,就算置成上等田,也能置个两百亩,这么大的地,整个弯月镇还真不好找。安平已经托人放出风去,到处打听了。

  消息一放出去,便有许多伢侩上门来,不过多是些零碎的小地,最大的也不过百亩,而且肥力也一般般。安平想着,要置就把田置到一块儿去,到时候管理也方便,便没有应下这事,打算再等等看。

  这一日,安平正在家里与王开明说话,张赵氏从外面进来

  “娘,你咋来了,快坐。”安平忙起身,又招呼秋菊上水果。

  王开明见张赵氏有话要说,便识趣的退了出去。

  “有点事要跟你说,就来了。”张赵氏坐下,也不罗嗦,直接道:“你那寻地的事儿,可有着落了?”

  安平摇摇头:“还没有。多是些小地,太零碎了。”

  “是这。安红那个村子,有三百来亩的良田出售。这消息是安红悄悄打探来的,那家人还没有正式的放消息。你要是有这个意思,先赶紧去问问。安红说,他家那地可肥,就怕到时候放出消息来,再叫别人抢了去。”张赵氏低头喝了一口秋菊递过来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