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您要是找我聊天吃茶,我随时欢迎,要是为稻种来,我却不愿意听。什么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万代是男人应该操心的,我无心过问。试种区怎么划,稻种怎么分配,一切听朝廷安排。皇上不急、朝中大臣们不急、表哥急什么呢?往前几十上百年地里收成都不过那样,日子也过下来了,怎么如今高产水稻出来,老百姓反而过不下去了?这说法立不住。”
房氏本来想给乔越戴高帽子,吹捧他,让他不好意思拒绝。
结果乔越人在地里根本不知情,她连外甥女这一关都没过得去。要脸的就怕遇上不要脸的,郁夏直接说她不管男人的事不愿意听这些,反而把房氏逼到尴尬境地。
她还劝房氏别为曹耀祖操心这么许多:“表哥既已成家,姨母您就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哪还惦记这么多事?我就说上回见您还年轻得很,这次怎么……哎,你千万少费些心,把身子骨养好,等着享福才是。”
同样一张嘴,能哄得你心花怒放,也能把你气个半死。
这会儿房氏就憋着一肚子火,不敢发作,只得强忍下来。
“不说什么利国利民,这事关乎你表哥前程,外甥女千万帮衬几句,让侯爷匀些稻种出来。”
郁夏满是为难:“姨母您都这么说了,我也讲句实话,真没有多。”
房氏不信。
郁夏叹口气,道:“本来的确剩了一点,都分给乔家族亲了,我们侯爷总归是姓乔的。”
……
被曹耀祖寄予厚望的房氏憋着一股狠劲儿来,拳拳打在棉花上。她本来以为自己会被刁难,连怎么应对都想好了,结果郁夏客客气气把人请进门,进门容易,后面的事却根本没照她计划的走。她被外甥女牵着鼻子溜了一圈,直到被送出门,马车驶离陈乡房氏还感觉没踩到实处。
她是在曹耀祖的期待下来的,却没能带回好消息,房氏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说完就听儿媳妇游氏撇嘴道:“我娘常这么敷衍人,表妹这么对您,根本就没把您当回事嘛!”
虽然是这么回事,直接挑破说房氏没脸,她很想拿出婆婆的威严来给媳妇一点厉害瞧瞧,想到这是岑州知府的爱女,才堪堪忍住。
房氏没训人,她假笑着说:“耀祖媳妇你是知府的女儿见多识广,你来出个主意,这回事怎么办才妥?”
第205章 农家子的荣华路
游氏已经感觉出婆婆房氏和她预想的不一样了。
她倒没认为是曹耀祖哄骗了自己,想想自家,娘对哥哥嫂嫂的不同……媳妇儿再好哪比得上亲儿子?
游氏作为知府小姐,又是受宠的那款,她以前说话不太顾忌人,这会儿感觉出自己失言,想描补,又不知道该怎么讲,气氛就有点僵。
紧要关头还是曹耀祖站了出来,打圆场说算了:“表妹咬定说没有任谁再去也不会有结果,再者,陈乡侯恐怕还记恨着咱们。”
曹家人顿时想起万荣领乔越过府那回,当时谁能想到那出身乡野的穷小子日后能封侯?那会儿万荣说他外甥仰慕曹耀祖人品才学,想结交一番,曹老爷因为一眼没看上,都没使人去喊曹耀祖出来。
当时谁都没当回事,今时今日想起来,要说不后悔也就嘴上骗骗自己,自打乔越种出高产马铃薯曹老爷心里就没痛快过。
这些事,游氏并不知情,乍一听说,多嘴问道:“他因何记恨?咱家哪里对不起他?”
房氏不想听媳妇说任何一句话,只想令她闭上嘴,曹耀祖耐心好,还解释了一番,讲陈乡侯乔越第一次见到表妹的时候还是个穷小子,当时就是在曹家,他那时很失礼,不转眼盯着表妹看了半晌,因为这个举动使得他受了挤兑,曹家人看不起他这个行为三言两语把人打发出府了……
“那是他不对,他怎么有脸迁怒别人?”
曹耀祖叹一口气,过一会儿才说:“夫人你心里有数就好,出去切莫提及,否则恐怕要惹祸上身。陈乡侯擅农事备受朝廷赏识,他势大,在临州有为数众多的拥趸,我曹家招惹不起,莫说曹家,岳父也招惹不起啊。”
在游氏心里,父亲是她的底气,曹耀祖这么说她心里很不痛快的,可再不痛快这就是事实。
堂堂侯爷咋说也比从四品知府强得多。
游氏将嘴唇抿得很紧,点头说知道了。
“不说往日恩怨,咱们此番是为稻种而来,难不成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