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_作者:时镜(224)

2018-05-16 时镜

  这时候,陆锦惜其实很想说:好歹你也是薛况教过的,不必如此谦虚。

  但回头一想,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她干脆懒得搭理,只把自来到这里之后,就缩在她身后的薛迟给拎了出来:“你也别躲了,时辰不早,你这便跟着你大哥一起进。娘亲呢,先去三贤祠为你们烧香,一会儿再过来看。可好?”

  一点也不好。

  薛迟心里说着,腮帮子已鼓得老高,看一眼拥挤的人群,却道:“那您一会儿一定要过来接我。”

  好小子,用的是“接”,都不是“看”。

  陆锦惜不用想都知道,这小子是准备交白卷了,一时忍不住要发笑,只一戳他腮帮子,给戳泄气了,才道:“先去考了再说,别废话。”

  薛迟这才不情不愿地,与薛廷之一道进了阅微馆,入堂抽题作答。

  陆锦惜却没往里面踏一步。

  眼见薛廷之与迟哥儿一前一后地进去,她才将目光朝着阅微馆二楼边角上那一扇开着的雕窗前投去。

  前不久,还是她在翰墨轩的窗前,提着一管湖笔,守株待兔;

  到如今,却是顾觉非站在阅微馆的窗前,勾着一支苍蓝的玉笛,含笑而望。

  就像是她第一次在大昭寺看见这人一样,先前便已经注意到了,只是那时候薛迟与薛廷之俱在,所以她并未表露出来。

  等到人走了,她才不紧不慢,抬头看过去。

  约莫是站在阅微馆屋内,他外面披着的鹤氅已褪了去,只穿着浅青色的长袍,于是宽肩窄腰尽显,文气不减,却多三分鹤势螂形。

  人是侧着身子,手中把玩着一支短笛,似乎正跟里面其他人说话。

  但他的目光,却是直直落在陆锦惜的身上,唇边挂着一点翩然的笑弧,眸底好似凝着星辉万点。

  两人目光一接,一时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陆锦惜忍不住就在心里冷笑了一声:但愿回头被啃了不认账之后,他还能笑得这么……

  妖孽。

  她收敛了内心所有的情绪,是半点也不急着去勾搭,只也向顾觉非浅淡一笑,是礼貌且克制的。

  微一颔首,远远地欠身一礼,便不再看他,只带着白鹭青雀,一路看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循了原路,往三贤祠那边去。

  楼上。

  手中那转着的玉笛,不由一停,顾觉非无名指的指腹,正正好按在音孔上,感觉出了外面风吹到手上的凉意。

  心底,却是越发兴味起来。

  那一日翰墨轩见过后,他本以为陆锦惜是属意于自己的。所以为此筹谋了一番,但之后的几日,偶一派人探听京中消息,才知道将军府那边根本没什么动静。

  这个女人,竟半点没有要送薛迟来“拜师”的意思。

  这是勾引完了他,就不准备负责,也不准备继续了吗?

  顾觉非有时候也是个很信直觉的人。

  回想着方才陆锦惜那浅浅淡淡、温温和和的一礼,颔首欠身,细致周到,唇边的笑意却是多了几许深思……

  总觉得,这个陆锦惜,似乎不大对劲……

  他其实也不大清楚这种微妙的感觉到底从何而来,也无从追究。

  耳边是几位老先生的声音,还在聊江南某位诗人的新诗。

  陶庵书生孟济通告了一声,拿着折子进来,禀告道:“大公子,这是已经来录过了名的前面百人的名单。”

  顾觉非便是一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儿子还在呢,倒也不担心他娘跑了。

  他接过来一看,扫了一眼,便轻易在末尾发现了“薛迟”二字,但很快,也发现了写在前面的三个字:薛廷之。

  眉头,一时蹙起。

  顾觉非有些诧异:“这个庶子……”

  薛况跟那个胡姬的儿子?

  第63章 备胎

  “大公子,此人不妥?”

  孟济也是看过名单的,一想就知道顾觉非方才念叨的这“庶子”指的是谁了,不由问了一句。

  屋内几个先生,也都转过了头来,有些好奇。

  顾觉非却暂时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从这三个字上移开,却是细细地琢磨了一下,才对孟济摇了摇头,将折子递了回去,道:“没什么不妥的,按着先前的计划,下去主持考试便是。”

  “先前的计划”,这五个字一出,孟济就觉得眉梢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