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_作者:时镜(263)

2018-05-16 时镜

  “侄媳方才见婶母匆匆离去,有些担心,您没事吧?”

  她双眸潋滟,却有几分柔软的光芒。

  这是一双很容易打动人的眼。

  即便是永宁长公主也无法否认:她本有满腹的怒意,无从宣泄,可在一触到这样的一双眼时,却化作了满腔的无奈。

  “放心,没什么事。不过年纪大了,馆里人多,不大透得过气来。”

  她摇了摇头,终于还是笑了一声,注视着陆锦惜,却偏偏叹了一口气。

  “今日迟哥儿拜了好先生,你是他娘亲,不在一旁看着总是不好。赶紧回去吧。”

  “婶母没事,侄媳便放心了。”陆锦惜似乎松了一口气,唇边弯起一点弧度来,于是又一躬身,“那侄媳恭送婶母。”

  “嗯。”

  永宁长公主点了点头,便扶着侍女的手,进了马车。

  车夫,依旧是那个黑衣侍卫。

  只是今日的永宁长公主,竟没有心情去与他再说什么话,进了马车后,便斜斜靠在引枕上,抬手压着自己的太阳穴,似乎想要借此缓解内心那种压抑的感觉。

  绣寒就跪坐在她身边,十分担心地望着她:“长公主,您……”

  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永宁长公主已是闭了闭眼,忽然打断了她,呢喃了一声:“绣寒,本宫这几天梦见驸马了……”

  绣寒顿时愣住。

  随即,一股寒意从她心底升了起来,穿透到她四肢百骸,让她一动也不敢动。

  永宁长公主只垂着眼眸,也看不到她的反应,但心里能料着。毕竟绣寒跟了她这么多年,很多事情未必完全清楚,可十之七八是能猜着的。

  她低低地笑了一声,却没说话了。

  车辕辘辘,很快远去。

  清风从湖面上吹去,越过山林,掀起了马车周遭的帷幔,看上去像是一面远去的风帆。

  陆锦惜就站在原地,目送着。

  直到这车驾不见了影踪,她才回头看了一眼依旧热闹的阅微馆,露出了些许若有所思的神情,慢慢地往回走去。

  馆内,拜师仪式已经进行到了末尾。

  薛迟在拜过第二位先生计之隐、听了先生的训诫后,又与其他几个入选的学生一起,一同拜谢了这一次考试的其他几位大儒。

  到这里,便算是礼毕。

  孟济走出来,说了几句“承蒙抬爱”之类的客气话,众人便也知道,阅微馆之试,算是到此为止了。

  “唉,早知道会有很多人来,可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啊……”

  “是啊,我连第一轮都没过。”

  “别提了,就连今年山东乡试第一都没能被选中呢,咱们这算点什么啊?”

  “可人家一五六岁的小孩儿都选中了啊!”

  “那可是大将军的血脉,你能比吗?能得两位先生青眼,总归是有理由的。”

  “也对啊……”

  ……

  此次阅微馆之试,没被选中的自然是大多数,心里自然有千般百般的无奈。

  可又能有什么办法?

  机会就这么一次,把握不住,学识不硬,没被选中也只能怪自己罢了。

  一时之间,馆中自然都是感叹之声。

  人们潮水一般地来,又潮水一般地去,自然也有文人雅士趁着这个机会聚在了一起,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准备晚些时候继续游玩。

  至于今天成功拜师的几个,却都没急着走。

  拜师是一回事,去学斋上学又是一回事。

  前者不过是个仪式,后者却都是琐碎,且不同的先生有不同的习惯,总归要在这时候交代清楚。

  学斋自然是有的。

  如今定名为“行知学斋”,设在京中贡院对面,与国子监相距有半条街,可算是个不错的好地方。

  不过诸位先生却都不是特别得闲的人,所以并不对上课的时间和地点做严格的要求。

  唯独薛迟。

  年纪小,学识浅,而且还有两位先生。更不用说,其中一位先生顾觉非即将重新入朝,会是个大忙人。

  所以他得要明天下午就去学斋,上午的时间则留给他准备上学需要的书本。

  “今日我与其他几位先生还有些事要谈,所以你需要的准备的书本,我晚些时候会写下来,让人送过去……”

  顾觉非就站在大堂的山水画下面,注视着肃立在他身前的薛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