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_作者:时镜(86)

2018-05-16 时镜

  陆氏与薛况这一桩亲事,到底误了多少人呢?

  他们个个都想要纠正这错误,弥补当年的过失……

  从陆氏与宋知言的信上看,她对薛况该已心若死灰,倒也不存在什么留念。陆锦惜虽占了她身子,承诺照顾她儿女亲族,却并不意味着要孤独终老。

  只是改嫁不改嫁这些,八字还没一撇呢。

  都是没影儿的事。

  合适的人哪儿那么容易找见?

  她眼光可高着。

  前任能排到淮海路去。

  这么一琢磨,陆锦惜索性不再阻止陆九龄。

  到底这件事他们一头热是做不起来的。拍板的权力还在她手里,一切好说,应承下来也没什么妨碍。

  所以她不再想劝陆九龄,只顺着他话道:“父亲这样说,也极有道理。”

  “哈哈哈……”

  陆九龄顿时抚须笑了起来,心头一口恶气总算出了几分。

  “这件事就包在为父身上了。你放心,今儿长公主也来了,一会儿我便去前头,拜会她两句,也相互通个气儿。也是多亏了她照拂你这几年啊,我得谢她一谢。”

  陆锦惜点了点头,想这两位凑到一起的场面,只觉得头无声中大了一分。

  她把淡粉的唇角弯起来,保持着脸上那柔和且透着暖意的微笑,扶了陆九龄的手,伴着陆九龄走出。

  外头那丫鬟和白鹭青雀一起,都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

  见他们出来,都迎了上来。

  太师府的丫鬟,在前头引路,白鹭青雀则跟在了父女俩的后面。

  陆九龄一面走,一面嘱咐她:“你我叙话过了一阵,后园里太师夫人还待客,不好叫你去太晚。等到晚些,筵席散了,你且在府门那边等我一等,说几句话再走不迟。”

  光这几句话的功夫,哪里能够?

  陆九龄如今有太多的话想要跟这女儿说了。

  陆锦惜心里清楚,点头应着声。

  陆九龄则是已经开始思考起未来女婿人选的事情了。

  至少得是个人品好的,样貌配得上自己女儿的。

  未婚娶过的最好,若是续弦的则得慎重一些。

  年纪不能大锦惜太多,若有个小年轻与自己的女儿情投意合,差不太远,自然再好不过……

  脚下是台阶,陆九龄心里一个念头转下去,便是一步。

  不多时,便已经下到下面的长道上。

  前面是一片小湖泊,沿湖修筑着风雅的回廊,绕出去则有两条道,一条通往前头,一条通往后头。

  陆锦惜与陆九龄刚上了回廊,前面便有几个仆役簇拥着一道身影过来。

  是个拧着眉头的年轻人,似遇到什么棘手事。

  他手中拿了一道手札,脚步有些匆忙。

  朗目疏眉,发束漆冠,倒有一两分其兄的风流气韵。

  随着脚步走动,天青色长袍外头披着的玄青鹤氅,也似鼓起了风,越发衬得他一派昭质,如珪如璋。

  正是顾太师元配嫡妻贺兰氏所出的二公子,顾觉非二弟,顾以渐。

  陆九龄当然远远就瞧见了,下意识就嘀咕了一声:“也是二十三,差了四岁,有些多?也不算很多……”

  那一刹,扶着他胳膊的陆锦惜,险些自己绊倒自己!

  即便她当初曾糟蹋过几根嫩草,也曾啃过两口小鲜肉,这会儿竟也不是很绷得住。

  带着明媚浅笑的面容上,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见的裂痕……

  这功夫,顾以渐已经来了陆九龄跟前。

  陆九龄倒也恢复了正常,只瞧他拿着的手札一眼,便看出是大昭寺来的,不由道:“大公子回来了?”

  第29章 在路上

  大公子,顾觉非。

  那一刻,顾以渐说不出心底到底是什么感觉。

  但凡认出他手中这手札来历的人,开口莫不与陆九龄一样。这一道上走过来,他其实听得已经很多,很多了。

  甚至……

  这六年来,也无时无刻不在听见。

  握着手札的手指,慢慢便紧了一些。

  只是站在他面前的陆九龄,并未观察到这个细节。

  顾以渐的脸上,也没有露出更多的端倪,只恭谨回道:“回陆大人,暂时还未有兄长回府的消息。目今只有觉远方丈传回来的一道手札,说是巳时时候,兄长已离开雪翠顶,从后山下山。”

  陆九龄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既然下山了,这不就是快了吗?从京城山外,回到内城,速度快的话也要不了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