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媒_作者:王小玥(3)

2018-04-09 王小玥

  青玉本来心情大好,听了梦华这番话,可不觉的这是什么逆耳的忠言,只觉的梦华这是在变相的嘲讽她不知好歹,于是白眼一翻,不阴不阳的还了一句,“还是姐姐懂得奉承,这本事,妹妹可不及一二呢!”说完冷哼一声站起身来,暗暗翻了个白眼,迈着的步子都带了几分气恼,头也不回的出了储英斋的门,心想着等晚上见了爷,一定要好好跟爷讲讲自己受的委屈。

  这边青玉刚出门,梦华屋里的大丫鬟看情况不好,赶紧上前,担忧的说道:“青玉姨娘很生气的走了,怕是又要在将军面前说道我们的坏话了!”

  梦华依旧端着茶不急不缓的喝了几口才慢慢放下。看着窗外开的正好的花儿,脑海里回想起那年冬天,白茫茫的雪地上,那个骑着马儿肆意驰骋的潇洒女子,感叹道:“有的花儿开的再艳,也不过几日功夫,倒不如那冬日里的梅,傲立雪间,它的芬芳,只要用心闻过的人,便会刻骨难忘!”

  那丫鬟看了看杯中泡的已经绽开的几朵秋菊,水面袅袅的升着热气,带着它独有的清香。

  “奴婢以为,姨娘一直以来最爱的花是菊花。”

  梦华的目光从窗外收回,看向杯中绽放的菊,叹息道:“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做的了梅!”

  丫鬟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继又苦着脸问道:“若青玉姨娘撺掇大将军寻我们储英斋的难处可怎么办?”

  梦华摇了摇头,肯定的说道:“将军自是个明白人!”

  那丫鬟想想大将军平日的为人,心头的慌乱平稳了几分,手脚灵活的收了青玉那边的茶具,一脸担忧的退了下去。

  第二章千里家书

  皇帝刚赐予这座将军府时,西园本叫沧澜阁,当年老祖宗说这名字水气太过汹涌,成家世代为将,行军打仗最忌讳拖泥带水,不如直接改了名字,把这靠西的园子叫了西园,简单明了,图个平平淡淡。

  如今,西园倒也名副其实算的上是整个将军府里最“平淡”的地方了。

  正直中午,艳阳高照,园子的树枝桠上几只蝉不时“吱吱”的叫唤着。

  一个十三四岁的丫鬟穿着软底的布鞋踩在石子路上,脚步快捷利索,发出轻微的窸窣声。

  小桃兴冲冲的推开了西园的门,看见屋里的主子又是那个老动作,一手托着腮,一手翻着那本不知翻了几百遍的书,不时发出一声细微的轻叹。

  “夫人又在思念家乡了?”

  看书的女子应声抬头,眉目间一片清泠,一双眼睛像极了一湾冰化的水,带着水的柔又留着些许冰的样子,白皙的皮肤上衬着两片浅红的唇,把过分清冷的气质恰到好处的添上了一丝妩媚。

  小桃恍然怔住片刻,在这将军府里,分明就是夫人最好看,虽然初见不如青玉姨娘娇艳,但细处下来,越来越觉得夫人的美别有一番韵味,若夫人对将军不那么冷淡,那这将军府里,当真就没有几位姨娘什么事儿了,只可惜……

  小桃愣神儿间,耳边传来一道故作严厉的责备声。

  “臭小桃,又来挖苦我!小心我揍你!”

  小桃忙摇着头为自己辩驳。“夫人,这回真没有!奴婢真是来治夫人的思乡病来了!”

  “哦?”杨臻把手中的书合上,身子懒洋洋的靠进太师椅里,一脸玩味的问道:“又有什么鬼主意?”

  小桃从身后拿出藏着的书信,高兴的说道:“看!这是门口守门的侍卫大哥交给我的,说是凉城来的,让我亲手交给夫人!”

  “凉城!”

  杨臻听到“凉城”这两个字,心中一喜,利落的起身,几步走到小桃面前接过书信。

  果然,熟悉的字迹呈现在了她的眼前————少辞亲启。

  “少辞。”杨臻唇角一扬,在家里,长辈们都称她一声“臻丫头”,同辈儿的都唤她一声“阿臻”,只有大哥在写信的时候会一本正经的写上她的小字“少辞”二字。

  杨臻指间飞快的拆开信件,从头到尾细细的阅读了一遍。

  看完信之后,原本因为收到家书而上扬的嘴角,又慢慢的敛了回去。

  屋外传来两声轻扣,门被人缓缓的推开。

  浅绿衣裳的清秀丫鬟端着托盘,边进屋嘴里还抱怨道:“跟厨房要了好几次郡主爱吃的春笋了,厨房的人一直说买不到!正直春日,这个时候没有春笋,什么时候有!分明就是不想给我们西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