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仙桥_作者:吱吱(109)

2018-04-12 吱吱

  吴氏攥着的手慢慢放松下来。

  她不好意思地看了夏侯虞一眼,开始劝萧桓:“你七叔父言之有理。你父亲的祭祀什么时候都可以举行。长公主却难得回趟姑苏。还是先把你们成亲的好消息敬告祖宗才是。”

  萧桓皱眉,看了夏侯虞一眼,又很快垂下了眼睑,嘴角翕翕,欲言又止。

  夏侯虞看出萧桓很为难。

  他压根就不想对萧浠妥协,可萧韩的说辞却又让他无法反驳。

  萧韩不亏是继萧炎之后萧家第二个有商贾才能的人。

  若是前世,夏侯虞就不吭声了。可今生,她既然是萧桓的盟友,就要一致对外,不管萧桓此时说的是对是错,她就得表示支持。就像前世萧桓误导她会立夏侯有义为帝,最终结果出来,却是立了夏侯有福为帝。就像今生她误导他她不会参与立帝之事,最终却拱卫夏侯有义上位,萧桓明明吃了闷亏,当着外人的面却始终要和她站在一起一样。

  有一种结果,只要他们还是夫妻,只要他们还是盟友,他们都必须去维护的。

  夏侯虞笑道:“都督请我回来,不就是要告慰我们家大人公的吗?这两件事应该不相冲突吧?”

  第七十四章 决定

  偏厅里的人都没有想到夏侯虞会在这个时候开口,而且听那语气,还是向着萧桓的,众人一时间都有些愕然。

  愕然之后,萧韩是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还好没有说错话。

  萧浠的目光却是更阴沉了。

  萧桓和晋陵长公主是联姻,在成亲之前只见过一面,而且连话都没有说上一句,因为在答应这门亲事之前,彼此都仔细考量过双方的利益和得失,下定了决心成亲。相看,不过是走过场,免得对面不相识而已。

  没想到萧桓这么有本事,成亲月余就去了徐州,之后又调任襄阳,就算这样,也能哄着晋陵长公主站在他这一边。

  他不由瞥了一眼萧桓。

  萧桓心里却是酸甜苦辣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来。

  他悄悄地将夏侯有福带到建康城,就已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和打算,有些事,他们虽然不说,但应该彼此心中有数的。不过是机缘巧合,夏侯虞算无遗漏得逞了,他失败了而已。要说夏侯虞心里没有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包括她这次先是拒绝了他回姑苏,后来又改变了主意,他猜测着,这都是夏侯虞犹豫的结果。

  他现在陷入家族矛盾,夏侯虞不在事后出言讽刺已是厚道,更不要说会帮着他说话了……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萧桓看了夏侯虞一眼。

  吴氏则是又惊又喜。

  长公主和儿子站在一条道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人要成亲,不就是想找个伴吗?平日里嘘寒问暖的,有事的时候互相帮衬,不用什么事都顶着,累人。

  萧桓此去建康,擢了襄荆节持都督,骠骑将军,以后会越走越远,她迟迟早早会跟不上儿子的步伐,把位置让给媳妇。如今媳妇愿意和儿子携手并进,还有什么事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吴氏拉起夏侯虞的手就笑道:“不相冲突,不相冲突。我觉得长公主说得对,这次祭祀不仅仅是为了阿桓的父亲,还因为阿桓升了官,需要昭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萧家这几年的变化,说不定阿桓走的时候,还能带几个吴中的青年才子过去给他帮忙呢!”

  这也是夏侯虞为什么又误会了萧桓,以为萧桓是想借此机会壮大萧家的声威,从中选拔可用之才为己所用。

  萧韩闻言心里咯噔一声,知道吴氏此时已立场坚定地站到了夏侯虞那边,自己若是还不改口,只能让萧桓嫌弃。可他若是改口……

  他朝韩浠望去。

  两人虽是从兄弟,却自幼一起长大,说话行事都对胃口,又娶了一族的女郎,从兄弟间,他们走得最亲近,甚至比同胞兄弟还要亲。一直以来,他都是站在萧浠这边的。

  萧浠看到萧韩的目光就知道萧韩是在劝他息事宁人。

  他知道自己看在晋陵长公主第一次来姑苏的份上,也应该就这样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算了,可他只要一看到萧桓那张冷冰冰和萧炎七、八份相似的面孔,他就止不住怒火攻心,宁愿玉损也不愿意让萧桓得偿所愿。

  萧浠冷冷地道:“长公主想必也有所耳闻。萧家自‘四姓乱吴’之后,就一直遵循老祖宗的话韬光养晦,从不随意乱出风头。阿桓尚公主,北上为官,又受挫于卢渊,就更不应该招摇张扬。这才是我反对他在阿兄五周年祭大肆宣扬的缘由。萧家祖训,真心实作,勤勉持家。这样的喧哗嚣争,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