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仙桥_作者:吱吱(246)

2018-04-12 吱吱

  前世萧醒就不喜欢夏侯虞与众不同,比如说常年穿胡服,信菩萨。

  她闻言挑了挑眉,道:“我没带什么钱,不然还想多捐点。”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半天的闲话。

  等过了十五,市面上的铺子都断断续续开了门,北凉那边就更乱了。

  不知怎地,五皇子又和七皇子打了起来,而且就在北凉皇城不到三十里的柳台。

  顾夏命人紧闭皇城的城门,站在城墙看五皇子和七皇子打仗,甚至在七皇子战败逃到城门前求救的时候,被守城的将领一箭射死在了城门口。

  因为这件事,九皇子带了五万人马浩浩荡荡拔营去了皇城——他和七皇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如今七皇子战死,他要给七皇子讨个公道。

  萧桓接到斥侯的线报高兴的差点笑出声来。

  九皇子的封地长安。

  他虽然号称手中有十万兵力,实际上不足七万。

  带走了五万人马之后,长安城最多也不过驻扎着二万人马,而且他是去攻打五皇子的,带走的肯定是精锐。

  二万人马,说不定全是些老兵游勇。

  萧桓忙喊了宋潜等来,兴奋地道:“我们的机会来了。你们这就通知下去,三日内准备好粮草先行,五日后我们从襄阳过江,走均口过武关,直取兰田。”

  兰田离北凉皇都不过三百里,攻下了兰田,就等于攻下了长安城。

  宋潜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他高声应是,开始安排北上之事。

  这天夏侯虞也收到了建康城的书信。

  有崔氏的,也有阿余的。

  崔氏的家信不过是问郑多怎样了,她在襄阳城是否住得习惯。阿余却在信中告诉她,多亏了萧桓送来的那两株老参,杜慧现在虽然不能坐立,但已经可以靠着隐囊说话了,还代杜慧感谢夏侯虞让人带给杜慧的佛像画,杜慧很喜欢,还送了一幅给阿余。

  夏侯虞非常的高兴,仔细地回了信给阿余,让她好好地照顾杜慧,之后却沉下心来给崔氏回信,把郑芬答应她将庶子女送回建康,由崔氏教养的事告诉了崔氏。

  至于其他的话,她都没有说。

  崔氏出身阀门,自然懂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好在是北凉乱了,建康城却平静下来。

  不仅停止了杀戮,而且各家在过年的时候互相走动,又像从前一样了。

  夏侯虞不屑地笑了笑。

  萧桓定下了北伐的日子,把萧备留了下来保护夏侯虞,却被夏侯虞拒绝了:“还是让萧备和都督去战场上杀敌立功好了。我这边有尹平就够了。”

  “也好。”萧桓想了想,道,“我再给你留二千部曲。”

  应该不会有事。

  夏侯虞点头。

  萧桓选了黄道吉日,祭了天地,任了襄阳太守为先锋,拔营北上。

  郑芬则主动请缨,留在了襄阳陪伴夏侯虞。

  萧桓求之不得。

  而北凉也正如萧桓所料,他们一路纵马,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在三月初二攻下兰田。

  此时襄阳萧府,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正在看阿良指导几个小侍女学做针线的夏侯虞似笑非笑地道:“她说她姓李?”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拾

  阿良愤然道:“正是!我还让人去看了看,说她坐着犊车,带了三、四十个人过来的。”

  能把阿良都给惹怒了,可见那李姬气焰多么的嚣张。

  夏侯虞笑道:“通报给舅父就是了。”

  这是她舅父的家务事。

  她舅父怎样管理姬妾,怎样处理后宅的事,是她舅父的事。

  她舅父只要记得对她的承诺就行了。

  阿良一愣,随后对自己失态很是窘然。

  那女子不过是郑大人的一个外室,居然敢来求见长公主,她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居然还来通禀了长公主。

  她羞得满脸通红,低声地应“是”,退了下去。

  夏侯虞叹气。

  阿良还得多锻炼几年啊!

  过了两刻钟的功夫,郑芬的贴身随从从外面赶了回来——之前他正服侍郑芬在襄阳城外和几位名士赏花饮酒。

  他把人带到了郑芬的客房。

  事后阿良来禀她,说郑芬一直在外面饮酒,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

  李姬一见到郑芬,就伏在地上哭着求郑芬把她最小的儿子留她的身边,孩子太小,还需要母亲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