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山河_作者:繁朵(104)

2018-03-24 繁朵

  邹府寿宴,是他对徐景鸳跟宋稼娘最后的让步。

  不管这场宴会以什么结果收尾,只要徐景鸳跟宋稼娘事后立刻离开济宁,他也就忍了。

  但现在徐景鸳既然不打算遵守诺言,竟然有在济宁长留的意思,难道还指望他继续忍气吞声么?

  他是对郗浮薇没有男女之情,至少现在没有,且对郗浮薇进邹府以来的表现不是很满意,可这到底是他的手下,还是他亲自招募的,怎么都算嫡系了。

  按照自幼以来沈家对他的教诲,手底下人该用的时候固然贱若草芥,可平时却也该当亲生骨血一样爱护的。

  否则危难之际,人家凭什么为你舍生忘死?

  多年来潜移默化下来的观念,在沈窃蓝看来,徐景鸳跟宋稼娘如今的举动,不是为了针对郗浮薇,而是在打自己的脸。

  一而再,再而三。

  男子平静无波的眸子里闪过一抹阴鸷,思索片刻,扬声叫进了小厮。

  正文 第四十六章 邹府的选择

  尚夫人接到消息说郗浮薇求见的消息时,正跟邹知寒说着话:“之前你总说还没想好,这会儿连定国公府还有礼部尚书都得罪了,要是还不做决定的话,咱们家说不得就是前途叵测了!”

  邹知寒皱着眉头,说道:“兹事体大……你让我再想想!”

  “夫君,这样的事情,真的不能再拖了!”尚夫人狐疑的看着他,“这个到底夫君不会不明白,而且你平时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何以在这个时候犯糊涂?还是……”

  正在这时候,底下人来禀告,说是芬芷楼那边传了话过来,郗浮薇希望能够私下跟尚夫人一晤。

  邹知寒就趁机说:“既然如此,你不如现在就跟那郗氏见一面,看看她都要说什么?说不准也给咱们接下来的选择做个参考呢?”

  尚夫人看出他是故意回避,拧起眉头,想说什么,想了想到底一叹,道:“好吧!”

  于是片刻后,郗浮薇就被请了过来。

  她到的时候邹知寒当然已经不在了,四下里也清过场,所以落座后,丫鬟奉上茶水,稍微寒暄了几句,就切入正题:“顺天府乃当今天子的潜邸所在,如今北方又不太平,天子至今还在亲征,迁都之事,虽然有着反对,至少目前看来,却是势在必行。邹府毗邻运河,会通河之开,必然对府中影响深远……不知夫人以为如何?”

  尚夫人挑了挑眉,说道:“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

  “国朝定鼎迄今也才几十年,开国的时候有些地方尚且饿殍满地。”郗浮薇说道,“所以国库积累至今,到底不算很丰裕。朝野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要用银子的,北方的战事更是个支出的大头。因此有些人反对迁都,也是担心银钱接济不上。如今朝中决意动工,国库拨款之外,必然也是希望地方上,尤其是如邹府这样沿河的人家,分担一二的。这一点,根本无可回避。”

  “能够为朝廷分忧,是邹府的分内之事。”尚夫人想到丈夫含糊其辞的态度,以及迟迟不下的决定,就是一阵心浮气躁,因为邹府要是一听到疏浚运河的消息就下注的话,受到的重视跟将来的好处且不说,就说在兖州府中一贯以来的地位肯定是保住了,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受到挑战。

  可是家主邹知寒也不知道这次是吃了什么药呢还是没吃药,总之人家闻家都已经抱大腿抱到定国公府了,邹知寒却还在扣扣索索的没个准话!

  这样下去,万一兖州府其他大族暗中投靠了某位大佬,说不得就会趁着动工的功夫,将邹府打压下去!

  如此邹府几代人才经营出来的局面,岂不是毁于一旦?!

  而且尚夫人跟邹知寒成亲多年,后院也有好几房妾室,男嗣却只邹一昂一个。邹一昂怎么看也不是那种能够振兴门第的人,为了这个儿子将来能够好过点,而不是才长大就经受家道中落的凄楚,尚夫人怎么也不能接受丈夫在这个眼接骨上糊里糊涂!

  她这么想着,也不跟郗浮薇兜圈子了,“只是邹府久居小城,对于朝堂乃是一无所知,要怎么个为朝廷分忧法,却还要摸索下。”

  这就是在各方势力之间举棋不定了。

  郗浮薇不知道这主要是邹知寒的问题,只道整个邹府都在沉吟,就说:“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要分忧,当然是跟着圣命走!然而我说句实话,疏浚运河也好,迁都也罢,都不是小事,哪怕邹府家大业大,这会儿的表示,肯定也不会是随手付出,多少是希望得到些认可的。但陛下日理万机,诸事繁忙,如今圣驾还在亲征之中,朝中之事,委托太子,只有太子都无法决定的大事,才会飞报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