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山河_作者:繁朵(243)

2018-03-24 繁朵

  按照这时候普遍认为儿子,尤其是嫡长子需要好生调教,倒是女儿左右不需要顶立门户,惯着点无妨不说,且女孩子出阁之后往往也就没什么轻松日子过了,莫如在娘家多心疼些的看法,宋礼对宋稼娘就更纵容了些。

  却没想到此举倒是坑了这女儿,之前瞒着自己指使下人给沈窃蓝送东西,还能说是年纪小不懂事。

  后来怀疑郗浮薇跟沈窃蓝有私这里,宋礼差不多是掰开了揉碎了跟女儿讲道理,各种分析都证明郗浮薇对宋稼娘完全不能造成影响,宋稼娘要做的就是无视……这女儿就是不听!

  不但不听,还被闺中好友徐景鸳怂恿的亲自跑来这济宁找茬,结果好了,不闹还好,一闹,两家差不多都要正是下定的亲事,就这么没了!

  还给沈家留下一个宋家教女无方、女孩子心胸狭窄容不下人的印象。

  事情到这儿,已经很让宋家头疼了。

  之前宋礼才回去应天府,就被妻子告诉,说是因为宫里传出永乐帝打算给皇长孙挑选妻妾的消息,原本儿子媳妇打算将孙女推荐过去的,然而因为有宋稼娘这么个姑姑,这话才提出来,就被政敌家的女眷给堵了回来。

  孙女进不了东宫做不了皇长孙的妻妾,宋礼还不觉得怎么。

  毕竟按照他对永乐帝的了解,这位天子似乎不太喜欢从重臣里给皇子皇孙们择妻。

  这种考虑也许是出于防范外戚坐大。

  也是因为永乐帝复建了锦衣卫之后,对于这支天子亲军十分信重,目前皇帝关心的几个准孙媳人选,大抵都是锦衣卫中百户、千户的姐妹或者女儿。

  何况皇长孙身边已经有了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推荐的孙氏,非但跟皇长孙青梅竹马,而且姿容出挑,不是寻常美人比得上的。

  所以宋礼对这事儿并不在意,问题是他不在意,他儿子媳妇未必不在意。

  宋稼娘算是彻底得罪兄嫂了。

  不但如此,年前永乐帝为了防止徐家兄妹在济宁这边出幺蛾子,也是听说了刺杀等事后怕他们出事,派人将徐景昌跟徐景鸳接回应天府。这兄妹俩不愧是折腾小能手,之前才来济宁就闹了庄老夫人的寿宴,回去了应天府也没客气,不几日就叫身边人传出了宋稼娘自降身份跟个乡绅之女争沈窃蓝,还落败的消息。

  这话传到宋家人耳朵里,宋家上下都气的够呛。

  让宋礼夫妇无奈的是,儿媳妇闻讯之后立刻跑他们跟前哭诉,说是有这么个姑姑在,叫孙辈们说亲的时候还有什么脸?话里话外,都要求将宋稼娘远远的嫁出去,从此不复相见,眼不见为净。

  宋礼夫妇当然是舍不得的,虽然这女儿不懂事,将好好的一副牌给打坏了,可到底是亲生骨肉。

  他为此还亲自去定国公府找徐景昌理论,责问徐景鸳为什么要败坏自己女儿的名节?

  结果徐景昌这时候也是焦头烂额……因为徐景鸳在济宁的遭遇,似乎也有走漏风声的意思。

  这个情况比宋稼娘还严重。

  毕竟宋稼娘只是情场落败,清白还在。

  徐景鸳可是被好些人看光了的!

  虽然除了凶手之外那些人不问男女都被处决了……这事情不传出去还好,一旦传了出去,徐景鸳最好的下场,大概也就是低嫁,而且低嫁去偏僻之地。

  甚至索性只能在家庙里过一辈子。

  徐景昌所以正烦躁着,这时候宋礼一肚子气上门来问罪,这谈话过程可想而知!

  最后还是定国公太夫人在后面听底下人禀告说动静不对,跑到前堂好说歹说的劝住差点要动手的两人,坐下来好生合计。

  这一合计就是双方都被坑了,俩女孩子的名节都岌岌可危。

  定国公太夫人就徐景鸳一个女儿,也是非常的疼爱,这种时候也顾不上找罪魁祸首,当下就督促儿子跟宋礼,赶紧把事情兜住是正经!

  最后商量了半天,对于徐景鸳跟宋稼娘返回应天府途中停靠济宁这点,都没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

  之前徐景鸳是说路上接到邹府的请帖,一时兴起过去的。

  这要是喝完寿酒就走人,没在济宁盘桓,也没在济宁弄出什么风波来,这么说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她本来就是娇蛮任性的大小姐。想一出是一出,一点不奇怪。

  可两个未嫁之女,在济宁根本没什么熟人,跟邹府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

  这种情况下在济宁一待那么久,甚至都没一块儿返回应天府不说,宋稼娘才回来就告了病……这是因为沈家那边委婉提出退亲,怕她情绪上端不住流露出来叫人笑话,只能称病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