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山河_作者:繁朵(354)

2018-03-24 繁朵

  如今宋礼这么一说,很多人家倒是觉得也有道理。

  最主要的是永乐帝不希望沈窃蓝跟郗浮薇的婚事被追根问底,因为指不定会带出汉王还有赵王在济宁那边做的事情。

  而那是永乐帝千方百计瞒下来,并且希望永永远远不为人知的。

  所以听到风声后,立刻找借口让锦衣卫办了一干谣言的为首者,理由是不能寒了辛苦开河的臣子们的心。

  这番内情宋礼跟沈窃蓝心里门清,其他参与开河的臣工却不是很清楚,闻言信以为真,都感动的不行,为了报答君恩,自然是加倍努力在疏浚运河的事情上。

  而有些人则看到了皇帝对于开河之事的重视,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这么着,从南到北的数千里地上,挥锹如雨,庞大的工程赫然有了飞快的进展。

  永乐九年的时候,郗府外的河段还没动工呢,但是到了永乐十年年底,郗浮薇出阁的时候,这儿已经热闹的沸反盈天了。

  虽然沈窃蓝这时候的差事还是在济宁,然而郗家已经没有长辈在,何况为了对应沈家的门第,她是以宋家义女的身份出阁的,自然要从宋府出门。所以双方商量之后,决定给沈窃蓝告假,一起去应天府成亲。

  完了小夫妻再一块回济宁府过日子。

  这一年的时间郗浮薇对郗矫管束非常的严格,几乎到了郗矫现在稍微做错事情,哪怕姑姑不在跟前也下意识的一个哆嗦的程度。

  看她如此苛刻,于克敌都有点不忍心了:“你别把这侄子管成胆小如鼠吧,本来男孩子顽劣点也没什么。”

  “他要是一直在我手里,顽劣点没什么。”郗浮薇皱眉,“可是等我出阁的时候他年纪还小呢,到时候是宋家养他,若是还这么不懂事不听话,你觉得宋家会下功夫栽培他吗?”

  于克敌闻言也就不劝了。

  他是吃过贫困底层的苦楚的,太明白从底下爬上去的艰难,以及少年时候错失良机的重要性。

  譬如说在他之前跟着沈窃蓝的人。

  那人哪怕没被处置掉,这会儿也一准后悔莫及。

  郗矫反抗不了姑姑,这一年多里一度被打的伤痕累累,明着暗着也不知道发了多少次誓言,总有一天要报复郗浮薇。

  只是郗浮薇都不予理会,下次该打该骂,毫无忌讳,甚至明说根本不指望郗矫孝顺自己:“你顾好你自己我就满意了。”

  郗矫觉得好生屈辱,这姑姑嘴上说着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可是心里只怕根本不觉得他能够有什么样的作为。

  他这些心思郗浮薇看的一清二楚,也懒得理会。

  姑侄俩为了避嫌,特意同沈窃蓝分两路抵达应天府。

  住进宋府后,郗浮薇带郗矫见过宋家人,这时候被调教的乖巧懂事的郗矫,很是惹宋家夫人喜欢,说他听话温驯,招人喜爱,全不像自家那几个猴子一样,一个看不住就不知道蹿哪里去了。

  郗矫这段时间难得听到夸奖,闻言下意识的挺了挺胸膛。

  结果就听自己姑姑说:“这是因为侄子侄女他们天资聪慧的缘故,像矫儿就是寻常了,所以需要笨鸟先飞。”

  郗浮薇说这话时将侄子委屈的小眼神看的明白,却没理会,年幼郗矫还不明白,寄人篱下的日子,最要紧的就是别出风头,尤其不要掩盖了主家的风头。

  她很希望尽可能的指点郗矫,问题是时间太赶了,沈窃蓝比她大了好几岁,不可能等她调教好了郗矫再出阁。

  而郗浮薇也没有为了郗矫耽搁自己终身大事的打算。

  何况就郗家目前的情况,从利益角度考虑的话,她也需要沈家这个婆家,来镇住那些贪婪的魑魅魍魉。

  已经看到侄子接下来在宋家会有的不开心的生活,但郗浮薇并不打算亲自带着他。

  毕竟到了沈家,郗矫仍旧是寄人篱下。

  哪怕她成亲后会跟沈窃蓝立刻回去济宁府,在那里小夫妻过日子,沈窃蓝未必容不下郗矫。可是从长远考虑的话,郗矫留在宋家,固然过的不如在自己身边舒心,所能够接触到的人与事,是小小的济宁无法提供的。

  说起来郗家当年就是吃的这样的亏,由于蓝玉案的牵累,家境败落,从原本的官宦人家,沦落成了东昌府的一介乡绅。

  又因为人丁单薄,人脉不丰,哪怕出了郗浮璀这个指望,最终却还是家破人亡。

  相比收获,过程里的委曲求全,在郗浮薇看来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