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山河_作者:繁朵(357)

2018-03-24 繁朵

  如此数年都过的春风得意。

  只是沈张氏本来还指望他们再添丁呢,却是一直没了动静。

  对于长辈来说当然有点遗憾,对他们小夫妻来讲却是正中下怀……毕竟作为二房,原本也没多少传宗接代的压力,有了一双儿子后,就更不急了。

  两人这会儿最关心的倒是自己的日子怎么过的舒心自在,可以说是乐的没有第三个孩子来打扰。

  郗浮薇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因为要打理家业,没多少看书的时间。

  而且那时候也不觉得学这些除了讨好闻家外还有什么用处,是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的。

  但回想郗家覆灭后,要不是才学出众,既不会被沈窃蓝看中,更不会得到进入邹府的机会,之后沈窃蓝跟宋礼对她的另眼看待,无一不是跟才学有关。

  给这俩位打下手的经历,也让郗浮薇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书读的多,见识越发广博,在沈窃蓝跟前说话也是越有分量跟见解。

  以至于沈窃蓝后来遇见事情索性都会拿回后堂跟她讨论,有时候沈窃蓝外出公干,底下人碰见需要紧急决断的事情,也是让郗浮薇拿主意。

  他晋升之后,因为年轻有为,人家又知道他正妻的出身是不怎么好的,有些想走捷径的人,不免动了朝后院塞人的念头。

  然而真正这么做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是个笑话。

  郗浮薇在沈窃蓝跟前,根本不需要借助娘家的势力。

  她当着丈夫的面就将送上去的美人转手送给于克敌等老部下,沈窃蓝非但不生气,反而面有赞许,说她做事利索,不为琐事缠累。

  这种事情有了几次之后,下头也就知趣,彻底死了这条心了。

  这倒让于克敌等人遗憾了些日子,因为对他们来说,免费得个美娇娘真的蛮不错的。

  虽然感情深厚,夫妻俩有时候也会意见相左,偶尔拌嘴争吵,甚至到了沈窃蓝摔门而出的地步。

  第一次这么着的时候,郗浮薇非常的愤怒跟失望,甚至做好了和离的准备。

  谁知道没过一个时辰,这人又回来了,还带了一包她爱吃的糕点,若无其事的说自己打算作画,让她去书房帮忙研墨。

  郗浮薇没好气的说自己又不是丫鬟,凭什么给他研墨?

  沈窃蓝就顺势道:“那我想看你作画了,我给你研墨。”

  “我就不画。”她还是板着脸,眼里却漏了笑色,“也不研墨,我就要先把这糕点吃完!”

  这种平淡顺遂里偶有波折的日子过起来是非常快的,一晃眼就到了永乐十五年。

  五月里永乐帝驾幸北京,在新落成的西宫新殿受朝贺。

  朝贺之后照例召见了一些臣子,沈窃蓝也在其中。

  皇帝跟他聊了很多,从永乐八年起至今,那些波澜都已经被世人忘记了,甚至汉王也在两年前因为图谋不轨,受到了废弃。要不是太子竭力帮忙开脱,皇帝是打算将之废为庶人的。

  ……当然这些都是公开的事情,永乐帝到底舍得不舍得这么做,只有皇帝自己心里清楚。

  然而太子的表现终归是无懈可击。

  沈窃蓝在这次召见后再次晋升,从千户晋为镇抚司,迁入北京当差。

  两个月后,永乐帝册胡氏为皇太孙妃。

  沈窃蓝跟郗浮薇都觉得皇帝大约是因为这件事情,才被触动心绪,专门召见沈窃蓝的。

  毕竟皇太孙虽然早在数年前就被相看起来了,却到今日才正式有太孙妃,作为祖父的永乐帝,欣慰于长孙长成之余,多少也会想起其他子孙。

  譬如说曾经令他骄傲的汉王。

  然而沈窃蓝不是很看好胡氏的前途:“之前外祖母觐见太子妃的时候,曾经给太孙推荐了孙氏,说是姿容俊美,世所罕见,那是几年前了。孙氏跟太孙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早先就有风声说要立她做太孙妃的。后来因为种种缘故,多少觉得孙氏出身不够高吧,立了这胡氏……固然是陛下对锦衣卫的看重,专门从锦衣卫的女眷里择人,可太孙到底更喜欢孙氏多些。将来宫闱里头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故。”

  毕竟那孙氏是他外祖母穿针引线推荐的,天然亲近张家。

  如果以后胡氏斗倒孙氏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所影响?

  沈家跟张家关系一向密切。

  郗浮薇劝他不必多想:“陛下的眼力,拣的人还用说?何况孙氏既然出身不高,又在东宫好些年了,岂能没点分寸,不知道敬畏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