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公主_作者:西岭雪(219)

2018-03-18 西岭雪

  终于,在阿琴死后整整一年,这个机会由钮钴禄远山亲自送到了吴良辅手中——远山在绛雪轩花园里玩弄的小把戏,给吴良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藉口,让他终于可以为阿琴报仇了。

  是晚,吴良辅照例托了水盘请皇上翻牌子,却没有像过往一年那样故意将写着钮钴禄的牌子藏在后面,而是有意搁在最显眼处。果然顺治一眼瞥到,随即翻起说:"今儿朕不想留在乾清宫里,不如往远山贵人那里去坐坐吧。"

  吴良辅清咳一声,故作迟疑地说:"钮钴禄贵人……这个……"

  顺治笑道:"你是不是有话要说?做什么这样吞吞吐吐的?"

  吴良辅道:"今天在花园里,老奴远远地跟着皇上和几位娘娘,看见教坊司来了八个人扮神扮鬼地唱曲子,老奴也听不懂,只听见些什么"歌台,舞台","秦台,楚台",不知是什么意思。"

  顺治不在意地道:"哦,那是远山贵人变的戏法儿,让教坊司的人扮"秦淮八艳"逗朕开心罢了。唱的那段是《牡丹亭》里的"冥判",说杜丽娘到了阴间,阎王见了也惊艳,故事虽然荒唐,词儿却雅,所以你不懂。"

  吴良辅点头道:"哦,或是老奴多心了。老奴听见那阎王拷问杜丽娘来处,还以为钮钴禄贵人这样做,是在暗示皇上,说皇贵妃来历不明呢。"

  顺治听到"皇贵妃"三个字,登时着意,他本来心中有鬼,难免多疑,不禁问道:"依你说,远山贵人想暗示朕什么?"

  吴良辅道:"贵人心思缜密,城府深沉,老奴也猜不透。不过皇上此前曾同老奴说过,对于皇贵妃进宫的事,朝野里议论纷纷,虽然没在皇上面前明白提起,却也每每风言风语,使皇上深觉烦恼。今天钮钴禄贵人唱的这一出,又是"秦淮八艳",又是"秦台楚台",岂不是在暗示秦淮歌『妓』已经入宫了么?"

  顺治一惊,勃然变『色』,猛伸手打翻了水牌:"贱人,竟敢中伤皇贵妃!吴良辅,传朕旨意,钮钴禄氏『性』情尖刻,嫉妒成『性』,不如让她同静妃做伴,好好思过反省去吧。"

  吴良辅忙阻止道:"皇上无故责罚远山贵人,倘若太后问起,知道又与皇贵妃有关,岂不又责怪皇上偏宠东宫,且令皇贵妃为难?"

  顺治闻言有理,沉『吟』道:"依你说该当如何?若不治她之罪,朕实心意难平,且愧对皇贵妃。"

  吴良辅早已成竹在胸,此时看见火候已到,遂更趋前一步,悄声献策道:"老奴听说,皇太后近日身体违和,诸宫嫔妃本当晨昏定省,侍奉汤『药』,其中尤以皇贵妃万事身体力行,最为辛苦;然而皇后与远山贵人却疏于礼节,难得往慈宁宫去一趟,有失孝道。不知皇上以为这个理由如何?"

  这番话正中顺治下怀,不禁抚掌道:"好啊!朕一直都想废了皇后,只为太后一直阻拦才不能如愿。这次太后凤体欠安,皇贵妃事必躬亲,『药』必手进,不辞辛苦,何等恭谨?皇后却每天好吃懒坐,赖在坤宁宫里手足不动,只管招着这一班妒『妇』惹事生非,搬弄口舌,哪里还有一点国母的仪容?"

  顺治早已对皇后不耐烦,如今一则要为皇贵妃出气,二则要借机寻皇后的晦气,三则自己多日不见董鄂,满心里正不自在,难得吴良辅献上了如此现成的一个题目,正可大做文章。当下心中暗暗计议,暂且隐忍不发。

  隔了几日,太医上书,称太后痊愈。顺治得讯,一早先往慈宁宫请安贺喜,上朝之后,又郑而重之地与王公大臣们称喜一番,宣诏豁免顺治十年、十一年民间未完地亩人丁本折钱粮,以示庆祝。次日,又以皇太后病中皇后有失定省之仪为名,命群臣商议废后事宜。群臣闻言大惊,心想皇上三年之内,两度废后,这不摆明了与皇太后以及蒙古王公过不去呢。遂拼死力谏,陈明利害,终于劝得皇上松了口气,虽不再提废后的事,却下旨从今往后,暂停中宫笺奏,以示惩戒。

  如此赏罚分明,先赏后罚,以示对太后得病这件事的极大重视,虽然小题大做,然而借了"孝顺"之名,太后大玉儿虽然明知知顺治是在借题发挥,却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可怜的博尔济吉特如嫣,就这样无缘无故被定了一个莫须有之罪,成了名存实亡的空头皇后。而钮祜禄远山更是俸禄减半,节庆赏赐全免,就同打入冷宫没什么分别了。可怜的是,一直到死,她都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