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胡同就和北京所有的胡同一样,都是狭长曲折,深藏在高宅深院之间的;而绿腰住的四合院也正像建宁所猜测的四合院一样,照壁俨然,垂花门廊,院子里一畸菊花,几棵垂柳,下面设着石几竹凳,几个仆婢穿梭,猫儿狗儿打架,窗子里时时传出小童的朗朗书声,那是吴青——吴应熊与绿腰的独子,他今年三岁,刚请了老师开笔,只会一部《三字经》,每天早晚背诵。
和建宁猜想的不同的是,这院子虽是吴应熊置给绿腰母子居住的,一应吃穿用度也都是吴应熊支付,但他来的次数并不多,而且从不过夜。原来早在绿腰出府之时,就已经有了身孕,那时建宁正在气头上,吴应熊惟恐建宁知道了更要恼火,只得暂做隐瞒,且趁着建宁进宫之际冒死将绿腰送出府去,为的就是要保住她母子『性』命。次年春,吴青出生后,吴应熊曾答应绿腰,既然不能给她名份,若她想离去,自当陪送嫁妆为其择嫁。然而绿腰斩钉截铁地说,不在乎什么名份地位,只要能亲手带大吴青,哪怕一年里与吴应熊见上一面也是情愿的。话说到这一步,吴应熊没有理由再『逼』她另嫁,只得在大栅栏置了这份家当,金屋藏娇。
这情形在别人也许是种幸运,所谓"齐人之福",然而在吴应熊,却是一种折磨。他心中的至爱始终是明红颜,后来违心地娶了建宁,又在苦闷中纳绿腰为妾,本来已经觉得惭愧;及至后来送绿腰出府,又不知不觉与建宁发生了真感情,就更加觉得亏欠,每每背着建宁来大栅栏看绿腰,都觉得仿如偷情,既不忠,亦不洁;尤其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吴青,听他『奶』声『奶』气地喊"爸爸",教他学写"礼义廉耻信",只觉如芒在背,失德败行,实非君子所为。
他一直很矛盾,既想找个时间把真相对建宁实言相告,又担心她受不了这种背叛,巴不得一生一世瞒住她。建宁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每得到一点快乐都恨不得当作礼物般紧紧搂住,生怕被人抢了去。看着她那种天真娇憨的样子,吴应熊常常觉得心疼,随着他对这个小妻子了解的加深,他已经越来越喜欢她、疼惜她、甚至爱上她了。他总想给她多一点快乐,多一点疼爱。而她又是那么容易快乐,容易满足,同样地,也容易被伤害。而他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伤害她,他只有对她隐瞒,年复一年地隐瞒下去。
如果在建宁和绿腰之间必定要伤害一个人,在情在理,他都只能选择绿腰。他只有委屈绿腰,告诉她:他不能给她名份,他不想再对不起建宁,所以,他只有将她藏身在四合院中,寂寞终老。
绿腰痛快地答应了,没有一丝迟疑。然而绿腰的心里,却从来没有服气过。她是绿腰,情爱舞台上永远的主角,世间独一无二的尤物,比公主更加尊贵的落难佳人。曲子词里到处都是"小姐落难、英雄救美"或者"公子落难、佳人垂青"的故事,这使绿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尽管,一连守了三年都没有见到任何翻身的机会,然而衣食无忧的生活使她尽可以继续自己的幻想,毫不为难地将这等待坚持下去。这渐渐成为一种理想,一种信仰,甚至是一场大义凛然的战争——建宁生为格格,嫁为福晋,而自己偏偏一出世就是身为下贱,开口奴婢,闭口该死,凭什么?自己的相貌不如格格秀丽吗?自己的才情不如格格端雅吗?还是自己的『性』格不如格格温柔?
绿腰从不怀疑,只要给她机会,和建宁易地而处,她一定会做得比建宁更好,更像一位知书识礼的格格,德容言工的夫人;然而建宁,只怕多活一日都难。她懂得什么,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算挂一只饼在她颈上,都还要人家帮她转到前面来才晓得吃。
尤其是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里,每个人都视绿腰为主人,喊她做"太太",吴青做"少爷",从没想过还有另一个"夫人"存在的时候,绿腰的理想就变得更加真实亲切,几乎触手可及。她对自己说,出头的日子就快来了,很近了,说不定就是明天,说不定明天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天在绣庄遇见红袖,她最初也是慌张的,因为身份见不得光,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她可是额驸公开收房的妾侍,如今又做了他儿子的母亲,她比建宁更像一个妻子,有什么好怕的?当年建宁『逼』她喝毒酒她都可以死里逃生,难道现在额驸爷会置她于不顾吗?只要额驸在,相信格格也不能拿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