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走上前,亲自扶起公主,问旁边的人:"这位就是长公主吗?为什么会伤成这样?"
"是。"跪在一边的宫女颤抖着回答,"这是长平公主,是皇上把她的胳膊砍断的。"
"是崇祯?"李自成一愣,忽然明白过来,崇祯这是不愿意将嫔妃或女儿留给自己呀,他把自己看成土匪流寇,洪水猛兽,认为自己进城后必定会『奸』『淫』掳掠,辱及妻女,所以才宁可自残骨肉也要保全她们的清白。自己既然天佑神护,走进皇城,取明帝而代之,那就是真命天子了。天子,乃是至德至圣之人,崇祯越是要怀疑自己,自己就越是要做出一个君子应有的德行来,昭告天下:自己,是真正的君子,是天命所归,人中之龙。
"送公主回她自己的宫殿吧。"李自成环顾四周,"你们是服侍公主的宫女吗?快将公主扶回宫殿,请大夫来好好医治她吧。放心吧,你们都是百姓家的女儿,我们是大顺天兵,不会为难无辜百姓的。"抱成一团哭泣的宫女们听到这句话,无异于大赦令一般,顿时安下心来,口称"万岁",磕下头去。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宫女,侍候皇族惯了的,既然留在宫里,便已存了坐以待毙之心,欲与大明宫殿共存亡,此时忽听李自成亲口保证她们安全,那是万般绝望中得到一线生机,顿时将他视为天皇陛下,自然而然,脱口而出:"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还是李自成第一次听到有人称他为"皇上",恭祝他"万岁"。虽然这只是一些卑贱的宫女,可是她们是大明皇朝里真正的宫女啊,她们心目中的皇上是真正的皇上,她们口中的万岁是真正的万岁。这句顺祝顺祷由她们说出,是比大顺国的千军万马一齐呼喊出来更有意义的,因为那些兵士只是随他起义的自己人,这些宫女却是大明宫里的皇室仆婢。而且在此之前,大顺国的子民,大顺军的兵士,甚至牛金星、宋献策这些心腹大臣,都只知称他"大王",只有这些宫女,第一次诚心诚意恭敬顺从地称他为"皇上",祝福他"万岁",她们的这些话以往都是向着崇祯皇帝说的,现在,她们跪在他的脚下,对他行皇宫的大礼,这就代表着:他真正地取代了崇祯,成为她们心目中的天子。她们,是第一批真正将李自成送上皇帝宝座的人,是最早将李自成当作一位皇帝来叩拜的人。因此这一刻对于李自成来说,几乎具有登极称帝般的非凡意义。
他怀着极为复杂的近乎感恩的心情看着宫女们艰难地搀扶长平公主,却几次都扶不起来,倒把长公主折腾醒了,"嗯"地一声,双眸微启,略略回望,又重新闭上,不知是痛是哀,长长叹息一声。那幽细的一声叹息钻进李自成耳中,不知为何,他只觉心头一热,忽然俯下身去,双臂一用力,将公主打横抱起,和蔼地命令宫女:"带路吧。"
宫女忽然又重新哭泣起来,再次叩下头去,口呼:"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自成知道,这一次的谢恩又与刚才不同,刚才她们是感谢龙恩浩『荡』饶了她们的命,这次却是感佩于一代德君的亲切仁慈。怀抱着长平长公主,让他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抱着的是整个倾覆了的大明王朝,抱着崇祯转交给自己的传国御玺,抱着一个全天下最高贵又最可怜的珍宝。当他把这珍宝放置到锦榻上时,他几乎有些不舍得放手,似乎想多抱她一会儿,就这样一直抱着她,共同坐上金銮宝座。
"大王。"亲兵兴奋地跑进来禀报,"报告大王。"
李自成一惊,回过身来,似乎颇不高兴这兵士的没规矩,这里是皇宫啊,是长公主的寝宫,怎么容许一个农民兵随意进出,大呼小叫,岂非亵渎金枝玉叶?
"应该说报告皇上。"宋献策察言观『色』,早已猜透了大王的心意,及时下命,"以后,要称皇上。"
那亲兵一时脑筋转不过来,糊里糊涂地答应着:"是,报告皇上,狗皇上找到了。"
"胡说。"宋献策哭笑不得,假意踢那亲兵一脚,训斥道:"皇上在此。那崇祯已是废帝,快说,废帝现在哪里?"
那亲兵更加糊涂,却也知道"狗皇上"这个词再说不妥,只得含含糊糊地禀报:"找到了,就在后头万寿山下,已经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