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_作者:郁雨竹(564)

2018-03-20 郁雨竹

  可到了苏州就不一样了,姑奶奶让人给他做了这轮椅,又让人给他准备了一整套的木工工具,他偶尔帮庄子里的人做些木工也能有些收入,加上他娘的月钱也不低,庄子里又时常补贴,生活着才越来越好。

  可看断臂且身体弱小的余柱都能去看茶馆,他却大部分时候无事可做,心里不是没有失落的。

  这下倒好了,他也有活儿了。

  一回到家,刘贵就开始摸着今天他们扛回来的木头,心里已经开始算着要从哪里下手了。

  他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和林安去看过阅书楼,丈量好了数据后便算出了数量。

  因为附近的商铺还未建好,他不能丈量,只能和林安商量好桌椅的样式,保守估计了一个数。

  他写好了单子便交给林安,由林安递给林清婉,林清婉只看了一眼便交给林安,“请人吧,我会让钟大管事给你们拨一笔银子的。”

  林安躬身退下。

  林家别院又往西城门口贴了公告,且托人广而告之,他们要招木匠,只会些木工也不要紧,来打下手。

  除此外,还要招些泥瓦匠。

  将所需的人数和薪资一一标出,林家别院的人便走了,附近围的人却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西城门这边的公告墙以前只有衙门会贴些公告,大多是朝廷的一些政策或是通缉的罪犯等。

  但从三年前开始,这面墙便还有了另一个用处——林家的公告墙。

  大部分是募工的公告,偶尔是其他要昭告的事,但不论哪一种,基本上贴出来了都是于大家有好处的事。

  所以西城门这边的人凡是看到不是衙门的人贴东西,他们就知道多半是林家的人,都会围上来看。

  要是碰上林家招工,那可就是运气好了。

  这不,林家就招工了。

  大多数人不识字,可张贴公告的人也没走远,被人一围就大声道:“我们姑奶奶要做些桌椅板凳,需要木匠,谁家会木工的都能去试试看,工钱不低哦。还有,会建房子的也能去……”

  这说的有些不清楚,有会识字的就挤进来道:“来来来,我给你们大家念念,现招木匠十人,学徒若干,工钱……”

  “学徒也有工钱?”

  “有,这上头写了,学徒工一天二十五文。”

  “呀,比俺们下地的都多,上次秋收去庄子我们只得二十文。这学徒工也这么挣钱了?”

  不少人皆心动,他们家或亲戚家里总有人在城里做学徒的,可从没听说过学徒工还有工钱的,“这钱不得给师父?”

  念公告的人就摸着胡子笑道:“这上头说了,师傅的工钱是五十文到一百文不等,这价钱正是行情,所以两者应该是分开的。”

  他微微颔首道:“不愧是林家人,心善大方。”

  一般接私活的木匠都会带上学徒或自家的孩子打下手,只要包吃就行,主人家根本不会给工钱。

  而木匠每天的工钱是在三十文到八十文不等,或是按件计钱,林清婉现在给的工钱算不错的了。

  老人家继续往前看,脸上的笑意更深,“这上头写了,学徒工还包括会些木工人,只要会给大师傅们打下手就行,不拘是否要跟着大师傅。”

  这意味着不是大师傅带去的学徒也成,不少人悄悄离开了人群,拔腿就往家里跑。

  哎呀,他们家的三堂哥不就会木工?

  是跟叔爷爷学的,虽然手艺不精,只会自己打些桌椅之类的,可给大师傅们打下手应该是没问题的。

  都知道林家的活儿难抢,所以没人敢怠慢,风风火火的跑回去通知,被通知的人也不犹豫,丢下手里的活儿就往林家别院跑去。

  秋收结束了,冬天就快要到了,这时候若能在林家找到活儿,那今年必定有一大份收入。

  林清婉只是午休起来便隐隐约约听到外面热闹的声音,她不由看向外面。

  白枫就笑道:“是来应征的木工的人,姑奶奶要去看看吗?”

  “不必了,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林清婉换了衣服,打了一个哈欠道:“我们下午去书局看看。”

  看看活字雕刻得怎么样了,林清婉收拾出了一箱子的书给书局印,自然不可能是雕版,全是活字印刷。

  柳管事一边盯着让人排版,一边和林清婉道:“可惜印的都不多,不然就更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