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辞_作者:若兰之华(527)

2018-03-16 若兰之华

  据说,是有一个神秘的商队在背后为他们襄助兵器粮草,兼出谋划策。

  连向来摇摆不定、喜欢坐山观虎斗的淮王,也因为五万淮兵命丧越女关之事,与楚王公开决裂,将私自与楚国结盟的大司马革职查办,发兵助蛮国攻打寰州。

  楚王恼怒至极,不得不重新考量越女关的战事。

  眼下战事胶着,寰州一旦倾覆,整个西楚都将面临倾覆之灾。

  他别无选择,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结束和巫军的战事,避免两面受敌。

  唯今之计,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那个孩子。

  熊晖掀帐进来,见楚王披发坐于帐中,正闭目沉思,眉间紧锁,恐怕是在筹谋应付这场战事的两全之法,忙低头禀道:“王上,小殿下和巫启约了今夜亥时,在城外的阙关会面。”

  楚王眉毛抖了抖,问:“依你之见,他会心甘情愿的为寡人当说客,劝巫启退兵么?”

  “抑或,和那些忘恩负义之辈一样,反咬寡人一口,引巫军入城。”

  熊晖犹豫半晌,坦然道:“末将愚钝,不敢妄断。”

  顿了顿,又道:“巫国,毕竟是小殿下的故乡,巫启……毕竟是他生父。血脉相连,不得不防。”

  楚王陡然睁开双目,眸底寒芒一闪,默了半晌,从袖中取出一个花纹繁复精美的锦盒。

  锦盒打开,里面装着一白一黑两粒药丸。

  楚王取出那粒黑的,就着茶水服下,却把另一粒递给熊晖,吩咐:“让辰儿服下,就说是寡人的吩咐。”

  日月双丹,传说乃昆仑山上一位医仙采山顶灵石炼成,同时服下,乃大补之药,可增一甲子功力。可若单服一粒,却是穿肠□□,可令人走火入魔、经脉尽断而亡。

  熊晖颤抖着接住,恭声应是,脚步沉重的退了下去。

  叔阳扶住垂垂老矣的楚王,痛心疾首:“王上如何忍心?公主若泉下有知,又该如何的伤心?”

  楚王冷冷抿起嘴角,布满皱纹的面部,僵冷如石雕:“为了西楚,寡人别无选择。当年是,今日亦是。”

  顿了顿,忽又微微笑道:“寡人了解那孩子。他不怕死,这世上任何□□都威胁不了他。可他的软肋是太重情,寡人便要和老天赌一赌,寡人的外孙,究竟在不在意寡人的性命。”

  ------------

  202.第 202 章

  阙关, 昔日云国第一大关,雄踞于西楚与汉水之间, 乃兵家必争之地, 巍峨险壮不输越女关。因此地风景壮丽, 历代云国皆曾在关中大兴土木,建宫阙,筑高台, 游乐赋诗,招贤纳士。

  可惜, 云灭后, 阙关便被一场无名大火夷为平地。雕栏玉砌皆化为飞灰, 只余了一处被风沙磨砺的破败的石砌三丈高台, 孤零零的耸立在旷野之上,与岁月抗争着,弥留着曾在九州大地留下浓墨重彩的那一抹云国余韵。

  这日刚刚入夜, 枯寂了十多载的阙关故地上, 突然响起了闷雷般的马蹄声和辘辘的车轮声。

  巫楚在越女关血战的消息一传开,周围百姓早已举家远迁,躲避战火, 留下的,只有那些实在走不动的老弱病残。这些久居边关的老人,对战争的气息格外敏感, 乍听到这番动静, 立刻拄着杖的从门内探出头, 四处张望。

  跟随这些战马一起抵达阙关的,是一列列骁勇善战的楚军战士。他们盔甲上还有恶战留下的血色,目光无一不杀气凛冽,腰间是随时准备破鞘而出的利剑,背上是威力巨大的大铁弓。

  老人们一皱眉头,暗暗吃惊。从昨夜至今晨,巫楚鏖战,胜负未分。如今,这些楚兵缘何能大摇大摆的挺进距巫军驻地不到十里地的阙关,且数量只有寥寥数百人。

  夜色渐深,晓月初上,战马如踏着满地银霜,和楚兵英武肃杀的面容交相呼应。随着主将一声号令,将士们自觉的朝两边靠拢,留出中间一条宽阔的夹道。

  辘辘的车辙声复又响起。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华丽青盖马车,从夹道中缓缓驶出,四壁绘有繁复精致的青木云纹,俨然是天子车驾的规格。

  偷偷观望的老人们下意识缩了缩脑袋。莫非,竟是楚王亲自驾临阙关?

  熊晖驱马来到马车前,微垂头,毕恭毕敬的抱拳回禀:“小殿下,阙关已至。”说罢,也不等车里有回应,便召来两名身形壮硕的楚兵,自行吩咐:“恭迎小殿下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