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瑾也不怕,道:“我好歹也是皇家的儿媳妇,我说的都是事实,太子欺辱戏弄三皇子也是事实,此事就是闹到皇上那儿去,皇上也会替三皇子做主!”
“哼!”太子冷哼一声,道:“此事不劳烦父皇操心,本宫想留三皇弟和三皇子妃在东宫住几日,想必父皇和母后不会反对。”
说罢,一队带刀的东宫侍卫冲进殿内来,将赵崇珩和虞瑾围住。赵崇珩无意之中将虞瑾挡在身后,赔笑着同太子道:“太子哥哥,瑾儿她暴脾气,她一定不是有心得罪太子哥哥,还请太子哥哥不要为难瑾儿。”
太子与众人一番哄笑,道:“傻子还挺会心疼媳妇的!”
虞瑾双手握拳,真想冲上前去将那狗屁太子揍成猪头。此时若是绯衣在就好了,定会轻松的将东宫里的这群饭桶侍卫撂倒,顺便还能去教训教训那个嚣张的太子。
赵崇珩紧紧的拉着虞瑾的手,窘色的底下头来,拉着虞瑾就直接想要冲出去,奈何被侍卫死死的挡着,侍卫甚至连刀子都拔了出来。冰凉的刀身架在赵崇珩和虞瑾的脖子上,这里是东宫,他们无力反抗。
太子得意的看着赵崇珩和虞瑾,道:“本宫盛情难却,三皇弟和三弟妹定是要留在东宫了,三弟妹,你觉得本宫接下来的日子会如何对待你和三皇弟?”
虞瑾狠瞪了太子一眼,就他这狭隘的性子,决然不是好吃好喝的对待,在人前他都能如此的羞辱赵崇珩,人后指不定会怎么折磨呢。
小厮领了位道士装扮的人进来,神色极为的恭敬,太子见了他也显得恭敬了些,那道士上前来,朝着太子作揖,劝道:“太子且慢!”
罢了,又转身向虞瑾作了个揖,闹得虞瑾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道士道:“三皇子妃是位贵人,应当格外优待。”
太子挥手,让侍卫收起刀,又让人都退了下去,向那道士问道:“一恒道长驾临,本宫这儿可是蓬荜生辉,难得难得!”
一恒连连摆手,道:“贫道正好云游至盛京,才落脚就有东宫的人送了拜帖来,正得空便前来拜会太子殿下。”
说罢,目光意味深长的落在虞瑾的身上,同太子道:“太子殿下,可借一步说话?”
太子正犹疑着一恒说虞瑾是位贵人之事,一听一恒此言,便知一恒是要同他说明其中缘由,便点了头,领着一恒进了内殿里。
太子问道:“道长何以说三皇子妃是贵人,若虞家还在她的确还有些用,如今虞家已经没落,她不过一个区区女子能成什么大器?”
一恒摇了摇头,道:“这三皇子妃命格无双,是个天成的贵人,自她出生之后,虞家的生意一跃千丈,她的命数可不仅仅只是大富大贵,可是有母仪天下之命!”
太子骇然,原浑浊的眼神里也迸出一道精光,死盯着一恒道长,一恒是大齐里极有名气的道长,他说的话自然是有理可循。贤妃一向精明算计,定是也晓得了虞瑾这样的命数,才求了父皇给虞瑾和赵崇珩赐婚。
如此一来,他可真是要多多留意这个痴傻的三皇弟了。
“多谢道长开解。待本宫荣登大宝,定会将天下道教视为国教。”太子躬身谢道。
一恒道长摆了摆手:“太子日后当一位好皇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百姓谋福祉足矣。”
殿内满堂宾客因着方才一恒道长的一番话相互猜测私语,赵崇珩的脸色变得极为的难看,他虽不信所谓的命格无双,可人言可扰乱人心。细翻历朝历代的史书,便有前车之鉴,隋国皇帝杨钺就因一句“李花开,杨花落”的民间童谣将天下李姓之人全数斩杀。
不管虞瑾所谓的“兴社稷、母仪天下”的命数是真还是假,一旦传开,定会引起不少的轰动。
太子同一恒道长出来,果真见太子看向虞瑾的目光多了几分的深意。触及到太子的目光,虞瑾不自在的别过头去,缩在赵崇珩的身后。
赵崇珩咧着嘴笑问道:“太子哥哥可是不留我们了?”
太子看了眼一恒道长,笑着回道:“听闻三皇弟今儿一早就抬了位侧妃,本宫岂能留了三皇弟在东宫,让新侧妃独守空房。”
“那我先回去了,多谢太子哥哥的款待。”赵崇珩拉着虞瑾便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