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瑾撑着下巴在院子里发愣许久,外边还在盛传着她是个如何神奇善良的女子。许是撑着太久,手有些酸了,虞瑾换了个姿势,向绯衣问道:“绯衣,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这样做太张扬了?”
绯衣像是沉思了许久,却一如既往的将虞瑾奉为神祗,道:“小姐做得很好,并没有什么不妥。”
虞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许是没有不妥,可我总觉着心里不安生,我生怕自己会害了他们。”
绯衣坚定的道:“不会的,是小姐救助了他们。”
有小厮进来禀报虞瑾说外面米不够施赠了,虞瑾便取了银子带着绯衣出府去买米,一路匆匆,也来不及思考旁的事情。
赵崇珩目光灼灼的看着虞瑾匆忙离去,许久后,他身边的侍卫低声道:“三皇子,三皇子妃这一折腾怕是会很快让人注意到咱们的动作。”
赵崇珩低声道:“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侍卫急道:“可眼下我们实力根本就无法同其他几位皇子相比,必须制止三皇子妃在闹下去了。”
赵崇珩摆手:“不,也许她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能力,能有‘兴社稷、母仪天下’命格的人,绝非只是个心软善良的妇人。”
而且,除了在对待难民这一事上,其余的地方可没瞧出虞瑾的善良心软来,虞瑾能暗中买下缘十当铺就已经让赵崇珩刮目先看了。还有,他隐约觉得金像被劫走一事,其实都是虞瑾计划的。
第三十二章 被袭
去买了米后,又有人来禀虞瑾说给孩子教书的先生请来了,请虞瑾先过去看看。虞瑾虽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却是对为师者很是尊敬的,便随着来人过去看看,能不能教出好学生,老师也是个关键。
请来的老师是个捏着山羊胡子,略显得瘦骨嶙峋的老夫子,这片主事的李正茂同虞瑾说了一下这老夫子的学识,用四个字总结,便是:相当厉害。
虞瑾还是很恭敬的向着老夫子行了个礼儿,又与老夫子去教书的学堂里看了下,问过还有哪些缺少的,一并让李正茂吩咐人下去办妥。
这边的一切基本已经走上正轨,虞瑾带着绯衣四处走着看看,男人们都已经出去做工,剩下些小孩和老人在,他们看见虞瑾便都感激着问好,虞瑾也均一一点头微笑,偶尔同他们闲聊一两句。
看见前边有几人围在一块儿,虞瑾好奇便与绯衣上前去看个究竟,竟见被群人围在中间的是桑榆,桑榆温婉大方的微笑着,同几个姑娘在讲些什么,只见那些姑娘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桑榆抬头的瞬间正巧看见虞瑾过来,便从群人中走出来,落落大方的向虞瑾问安:“民女见过三皇子妃。”
众人也将虞瑾奉为神祗一般敬仰,便要跪下道:“见过三皇子妃。”
虞瑾忙示意她们不必多礼。
看向桑榆,虞瑾戒备的问道:“桑榆姑娘怎么会来此处?”
桑榆施礼回道:“三皇子妃善名远扬,桑榆虽是一介平民,却也是对三皇子妃很是敬仰崇拜,民女能力微薄,却也想替受难的百姓尽些力。”
“哦”虞瑾随意的应下,探究的看了桑榆许久,瞧不出什么端倪来,便语气缓和的道:“难为你有这样的善心。”
桑榆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平稳之色,一旁的姑娘高兴的道:“我们在织布上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多亏了桑榆姑娘细心教导。”
一有些年纪的妇人也道:“三皇子妃和桑榆姑娘都是大好人啊!”
桑榆面色微微红晕,显出几分不好意思来,低头轻笑了声:“胡嫂子严重了,桑榆做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怎能同三皇子妃相提并论。”
虞瑾并不赞同桑榆这话,道:“行善不分大小,行恶也是如此。”
说罢,也不再理会桑榆,往别处而去。
前方一处残垣,泥土略有些松动,不知从哪儿跑出一条野狗来,冲着虞瑾吠了几声,虞瑾被吓得片刻失神,等她回过神来时,绯衣已经拔出了青竹剑同一男子打斗了起来。
绯衣的剑锋很凌厉,招招致命,那人却轻松的避过,面对绯衣的杀招,他只防守,步步后退。
虞瑾细眼一看,同绯衣交手的人竟是八皇子赵容琤。虞瑾忙喝住绯衣:“绯衣,住手!”
还在纠缠打斗之中的绯衣听得虞瑾的声音,立即收住手,赵容琤也退后一步,停下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