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却是皱着眉摇摇头:“文琴心里其实很温柔,只是不擅表露,她与殿下太像,却叫人担心。”
“殿下?”
长孙吟是陛下,那殿下是谁?
只见皇后的目光放柔了,道:“前朝定国长公主裴怀笙,你可听说过?”
怎么又扯上了裴怀笙,前一日在容月处也瞧见了这位长公主的画像。
皇后也不在意她目光一样,低头微笑,好似在怀念什么:“我有过一段时间唤做苏慎儿,是殿下身边当婢女的时候,殿下待我极好,总护着我。”
等,等等,皇后娘娘您曾在前朝公主身边服侍对方这种事就这么随随便便说出来真的好吗?
王聆歌发觉,她越来越跟不上这些人的节奏了。
皇后说完这一句,却没细说,只道:“可惜了那样好的人,媛儿,你莫像我,若能回头,我说什么都不愿离了殿下。”
王聆歌骇然,而今澹台慎儿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她却当着外人的面说,不愿离了裴怀笙,这样的话,说出来,当真好么?
看皇后神色,却不似玩笑。她笑着摆摆手:“我也乏了,你回去找文琴罢,莫叫她担忧。”
王聆歌没敢多问,便退下了,心里依旧满腹疑惑,裴怀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长孙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忽便得模糊了,仿若那外界的传言,都当不得真。
作者有话要说: 阿荨:那个谁,要你这个男主何用哦!
下午开新坑,真·新坑,这一篇的话还是维持写写改改的状态,现在的话赶上了之前进度的一半,之前的进度大概是全长的一半或大半,寒假之后尽量加快速度,争取一月结束之前完成(不过貌似我只要立flag基本都会倒),总体来说不会长。
其实拖了这么久之后,想好好写完这一篇真的只是执念了,写写改改是肯定的,但主线走向不会变,毕竟我就只是为了这条线么……
最后,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同舟南下
第三日一早,长孙明瀚早早便到了宫中,素桐也叫人接到了宫中,长孙吟又嘱咐了些话,一行四人便出发前往岭南,具体岭南什么地方,王聆歌不晓得,长孙懿也不说,只是瞧着长孙明瀚的模样,好似十分不想去。
因着之后要换水路,便没那样麻烦,长孙吟直接派了人驾车将他们送到了渡口。
到了渡口,舟上已有了人,是个公子,长衫玉立,背对着他们,看不见脸,背影有些许眼熟。
同舟这等事,不过寻常,只是王聆歌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定国长公主出行,还需与人同舟?
王聆歌下意识去看长孙懿,正巧瞧见她眉心一跳。
那公子缓缓转过身来,也是面如朗月,风度翩翩。看见了他们,那公子很给面子地一愣,而后行礼,笑道:“洛俭见过二位殿下,王姑娘、素桐姑娘别来无恙。”
听语气倒是完全听不出有什么诧异的。
洛俭,心悦长孙懿那位,之前在宫中没有好好看,如今细细一看,果真是一表人才。
这下王聆歌晓得为何长孙懿眉心一跳了。而长孙明瀚亦是在心底感慨。
若光是心悦长孙懿,那还不至于成为污点,问题是,这洛俭,对长孙懿,可以说是死缠烂打,想尽一切方法与长孙懿产生交集,丝毫不在意面子,长孙懿却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以至于现下但凡宫中宴会或是有长孙懿出现的公众场合,洛尚书他老人家都不许他去,是以,鲜少出门的王聆歌,不知道这事儿。
这头洛俭又说开了:“上月家父令俭回乡查看铺子,俭不敢违父命,故有一月不曾拜会殿下,前日幸在宫中得见,俭不敢造次,而今知殿下未有清减,面色极佳,俭心甚慰,可见这其中,必有王姑娘的功劳。”
洛俭一番话说得抑扬顿挫,直叫长孙明瀚别过头不去看他,嘴角微微抽搐,素桐则是眼神放空,闻若未闻,好似早已麻木。至于长孙懿,王聆歌发现,她看洛俭的眼神,好似在看一个死人。
而洛俭将话题引到了王聆歌身上,便自然而然要上来搭话,叫长孙懿一眼扫过去:“你离聆歌远点。”
洛俭一脸委屈:“殿下这般,是嫌弃俭么?”
长孙明瀚憋得难受,又不好去骚扰素桐,索性悄悄与王聆歌道:“你莫看他总被赞作‘芝兰玉树’,其实是宁都一等一的不知死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