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少女_作者:湖砚(30)

2018-03-12 湖砚

  她没在书里找到“入市镇,入人家”的后文,反而看到作者洋洋洒洒好几页的前言。这位不知名的作者说,他曾经遇到一位自异域而来的胡人,胡人对他讲述了一些他未曾听闻,也不能料想的奇闻异事。

  神灵会被遗忘,会被代替,最终会从云端坠落。他们落入人间,像凡人一样生活。

  ——但这个过程并非无法逆转,不可挽回。

  胡人说,他曾经遇到过陨落的旧日神,那位神灵的名字如今已经散逸在历史中。神灵对他传授了一个勉强能延长旧日神“生命”的方法。

  我说什么方法?海泠说书上没写。我说,既然那位神灵自己知道方法,为什么还是陨落了呢?海泠说,我咋知道。

  海泠说,那个作者认为,旧日神虽然失去了神格和神位,但在许多方面的能力依然异于常人。

  我说,能上天入地?海泠说不是,他指的是正义感、自尊心、创造力……这些方面。

  我说,那不就是比较优秀的凡人罢了——等等,所以唐代那些文人骚客……?

  海泠说,你想太多了。

  陨落凡间的神毕竟只是一部分;能顺利接受自己凡人的身份,融入俗世烟火的,又是一部分中的一部分。

  剩下的,都化为不甘消亡的怨念。

  ——海泠突然想到,也许正因为知道有方法可以拯救,所以才会不甘死去?

  所以J在找的,不会就是这一本书吧?

  第二天,海泠早早起来,洗漱更衣,把那本《行笔拾遗》放进包里,出门前往图书馆。昨天她下班前把钥匙交给J了,让他临走锁门,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她有很多事想问他。

  不管他说不说,都要问,撬嘴也要问。

  她一路都用手紧紧捂着包,仿佛里面装着一个故事的谜底。

  当时天刚亮不久,路边的点心摊才刚刚迎来第一波顾客,面条、馄饨、煎饺的香气热腾腾地扑面而来。海泠从摊头前路过,相熟的街坊大叔跟她打招呼,海泠也笑笑,和他们道个早。

  她听见摊主大叔一边炸着油条,一边和食客搭话说,老谢也是可怜——

  海泠一愣,停下来。她说谢师傅?他怎么了?

  旁边一个吃面的大爷接话道,老谢我真不懂他,有啥放不下的?现在大家都上理发店了,他扛着挑子走遍全镇,能有几个人找他剃头?再说了,剃头匠,放到旧社会,就是那下九流的——

  大爷不说话了,“吸溜”嗦了一筷子面。

  海泠说,谢师傅到底怎么了?

  另外一个大叔说,昨天晚上□□点,天都全黑了,谢师傅还在街上转,就这么巧,有段路上没灯——他让一辆外地牌照的小卡车给撞了。

  海泠“啊”地就叫出声来了。

  大叔说,不用“啊”,人没被车撞,就是吓得摔了一跤,司机带他去医院检查过了,没大事,又把他送回家去了。

  海泠说,那怎么说可怜?

  摊主说,他的老家什给车轮碾了。

  据说当时谢师傅被车灯一照,吓慌了,一个没站稳就坐倒在地,剃头挑子也从手里扔飞,凳子箱子“稀里哗啦”地砸在地上,刀子剪子梳子镜子散了一地。

  小卡车猛一个急刹车,然而车上装满了货物,惯性太大,就算踩了刹车也在继续朝前冲;眼看就要撞上谢师傅的时候,只听“喀拉”一声脆响——剃头挑子的扁担被车轮碾过,断了。

  亏得这一下缓冲,小卡车在谢师傅脸面前停住了。

  摊主说,那个司机要陪他挑子钱,老谢说算了,没要,地上的家伙也是附近邻居帮他收拾了送回去的。

  嗦面的大爷说,我看他也想通了,知道老天爷不忍心看他早出晚归这么劳碌,才把他吃饭的家伙砸了,让他回家享福去。

  然后几个人哼哼唧唧地换了话题。

  海泠摸了摸自己的刘海。

  谢师傅说,他可能是这一片最后一个剃头匠——他如果不干了,这里是不是就没有剃头匠了?

  海泠想到那个小姑娘。她的刘海还算是小姑娘给她剪的。

  一刻钟后,海泠到了图书馆。大门关着,她转了下把手——门没锁。

  海泠抬头看看楼上,三楼的窗户大大方方地敞开,不知道藏书阁里那个人,是来得太早,还是走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