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时到现在,他从未认真去寻思过这“报效朝廷”,“光耀门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只知道这应该是所有人期待的目标,也是他父亲一心指望他能达到的目标,所以他必须努力去追寻,一刻不能松懈,因为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意义。
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错,很多人都和这霍焰一样,终其一生都是活在一个小圈子里,以为那就是全世界,从不曾从这个圈子中“超脱”出来,放眼去看那圈外的世界,也从不曾真正的去做一回自己。论起根源,大约是因为观念。那些人心中所深深扎根的观念乃是别人想要他深信的,所以他过的也是别人想让他过的生活。就如同木偶般,原本手脚都缚着绳子,但是自己却浑然不觉。
话说这雪鸢躺在床上,一开始因为“挑床”有点睡不着,辗转反侧了好几个来回后,也就渐渐进入了梦乡。
梦里,仍然是京城那熙熙攘攘的集市,四处烟雾缭绕,她依旧记得得快些寻到她二师兄,于是她边走边挨个的瞧,终于不远处有一位和她二师兄身穿相同服饰的人,那人背朝她站着,她梦里觉得这人就是她二师兄,于是极兴奋的上前拍那人的背,谁知那人转过身来,竟是没有脸的。雪鸢在梦里大声尖叫。那“无脸”官爷,转过身,就意欲扑向她,她吓得尖叫不止。
此时,她突然感到什么人在用一双十分温暖的大手摇晃自己,心想大概是要得救了。待她睁开眼时,第一眼望见的便是霍焰。
霍焰因听到她不停尖叫,以为她出了什么事,连忙提刀来她房间查看,看到屋内并无异样后,便料定她是做了噩梦,于是伸手抓住她的肩膀将她晃醒。
雪鸢醒来后,看到霍焰那副有些担忧的面庞,一下子就放下心来,但是又感到一阵不好意思,于是用被子半盖着脸。少顷,她才将脸又从被子里露了出来,羞红着脸说道:“大人,你今日救了我两次。”
霍焰不觉莞尔。
正文 第六章:挽成烦恼
前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是以,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能把人的命运生生改写了。
--------------------------------------------
再说这雪鸢的二师兄,在集市丢了他师妹,已是心急如焚,奈何这京城的集市有些过于热闹了,想在这熙攘的人群里找个人,好比在大海里捞根针,还真非易事。他兜兜转转找到大半夜,依然是未寻得他师妹半点踪迹,心中悲情无限,简直是想死的心都有,是以一夜未眠。
话说雪鸢这位二师兄在家乡时,因大家都唤他小名,长到十八岁,魏夫人突发奇想要在京城给他捐个前程,因此魏夫人感到是时候给他取个正经名字,于是自此赐名赵挽成,大意是能力挽狂澜,马到成功,拯救燕赵大地的苍生之意。名字倒是很大气的。
赵挽成第二日到了衙门,自然是全无神采,一副半截没入黄土的死相。
霍焰与这赵挽成相处也有两年有余,是以知晓他一向是个大大咧咧,活蹦乱跳的乐天派,如今这副情形,倒真是稀罕。霍焰觑了他片刻,心中纳罕,但并未言语。
然这赵挽成可不是个心里能藏住事的,一手抓住霍焰的胳膊,一手抹了眼泪,如丧考妣的呜咽道:“霍兄,我活不下去了……”
霍焰瞧他这副情形,着实是猜不透他到底遭遇了什么,于是问他:“你又闯什么祸了?”
还是这霍大人了解他,关键在这个“又”字用的好。
这赵挽成原本是个拿面上功夫的能家,表面上目达耳通,俯首帖耳,精明能干,实则是个爱耍花枪的,贪图玩乐之人。虽然大祸未曾闯下,小祸却惹过一箩筐。每每惹了事,便跑到霍焰面前哭诉:“大人,您可不能不管我啊,您忘了当年您追拿匪寇,险些掉落山崖,是谁出手相救啊……”
这事要从两年前说起,那日霍焰带了一众人马,追拿朝廷要犯,谁知匪寇狡猾,将他诱至山崖处。一个措手不及,他便栽落下去,他一手紧紧抓住山石,命悬一线之时,恰是这赵挽成出手相救,将他从鬼门关捞了回来。
救命之恩大于天。
自此之后,这赵挽成便要与他称兄道弟,霍焰顾念这救命之恩,也就被迫与他交好。每每这赵挽成惹了祸,便要将上边的戏码上演一番,开启祈求报恩模式,真是让霍焰大感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