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有娇兰_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228)

  记得当初我有劝诫过他一些道理,当时以为他祖父只是位大将军,让他若想掌握主权首先必须得自己变强。希望不是因为我的一席话而使他有此改变的。

  只不过阿平在我面前却是收了爪子的,此时被我调侃了立即俊脸一红,面露羞涩地解释:“没有耍狠啦,只是做一些必要的措施,怕万一他们在外面声张不仅于你不好,也会为他们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毕竟现在你落在了他们的名下,我必须要为你考虑全面才行。”

  我没有再继续怼他,与其说他改变,不如说他在长大,他已经从原来青稚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不记得是谁说的,疼老婆的男人必定不会是坏男人。

  “好啦,逗你呢,哪里要这般认真啊。哦对了,这是你母妃赠的,你要不要看看?”我有意转移了话题,将手中黑盒子晃了两下。

  他的视线一落就笑了起来,“当然要看,让我看看母妃给了你什么好礼物。”

  我直接把盒子塞给他,“你来开。”

  等他打开来我凑前一看,略感讶异,还以为这种黑木盒里装的是手镯首饰一类的,却没想居然是个香囊袋子,绣工啊确实不错,蓝底锦缎面的,上头还绣了祥云花鸟的。

  抬起眸来正想问阿平他母妃送香囊是何意,却见他神色严峻,眼神也明明灭灭,竟像是不甚满意。不由觉得好笑,他娘送我的礼,哪怕轻了,我都没在意呢他脸色难看是作什么呀?

  只见他将盒子一盖,“这香囊颜色不配你,还是给我吧。”

  我并无随身带香囊的习惯,本来他母妃赠的礼若是不随身佩戴还不太好,这下也解了这烦忧了。以前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穿得是布衣,腰间挂个香囊也不合适。所以他说颜色不配倒也不觉有啥,拿去就拿去好了。

  以为说去皇祖父那是托词,却没想还真被召见了,阿平将我送到宫门处便独自往奉先殿去了。目送着他走远的身影,心知朱元璋之前让他去参加科考便是对他的考验,而今证明了他的才智皆在他人之上后,自是要教他处理国事了。我如果能阻止阿平当这个皇帝固然最好,那样就不会有什么靖难之役发生了,可我不敢做这个赌,别的棋盘输了之后大不了重新再下,可这一旦赌输了,那便是悬崖落井,不能回头。

  回转身走近殿中时想,有没有办法让朱元璋改变主意直接立朱棣为皇呢?那样不就没有靖难之役了吗?而朱棣同样会成为明朝的一代霸主,大的历史并无改变,如此应该不至于影响到后世吧。另外,必须得让朱棣与阿平的关系变得和睦,这样即使将来政·变也可让朱棣对这个侄儿手下留情。

  可我脑中盘转的这两个念,都不是容易办到的事。前者关于朱元璋的决策与观念,他已经将阿平立定为接班人在培养,轻易不太可能改变观念而选朱棣为皇;后者朱棣身在北平当燕王,也不知几时能回朝一次,要让阿平与他走动关系和睦也是空话。

  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我回殿之后就独自冥思着,却百思无解。

  第143章 年轻气盛啊

  知道身边是有人在走动的,但没有多去留意,还是乒乓碎裂声将我给吓回了神,抬起眸见一宫娥匍匐在地上:“娘娘恕罪,奴婢不小心把茶杯给摔了。”

  我认出她正是这几日出现在殿里的那名宫娥,说起来我还不知道她名字,便把她叫了起来询问。这宫娥叫清灵,并非是我以为的阿平宫里伺候的人,而是这次阿平回宫来后他母妃那边派来服侍的。又问了些关于阿平的事,可这清灵却大多不清楚也就罢了。

  心中其实是满意的,至少阿平没有给我在宫中藏了个娇娘什么的。不过回头想他去了银杏村几年呢,若早在他离开前娶房,那时才十三四岁啊,该是还不太懂吧。

  没想阿平这一去朱元璋那便是一下午,直到天黑之后才施施然回来。进殿了就四处寻我,发现我窝在窗下就腻了上来,“媳妇,你用膳了没?”

  我轻瞥了他一眼,“都什么时辰了,自然是用了。”

  “是皇祖父留我在那边论政,晚膳也留了我,又不得推辞。”

  我哼了声气算作回应,又听他好奇而问:“你下午一个人在殿内干啥啦?”我倒是也想干点啥呢,可只要我去搬弄什么东西那清灵丫头就立即跑了过来把活抢过去了,等我感觉腹饿问及灶房在哪时,她立即像变戏法似的让人把膳食给端上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