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开。”我低喝。
他不讲理地回:“不放。”
挣也挣不脱,只能任由他去。见我不再挣扎,他贴近到耳边轻道:“媳妇,别跟我闹了好不好,我不想最后一夜还与你闹着脾气,然后明早带着遗憾而离。”
“你胡说什么?什么遗憾不遗憾的?”我实在是忍不住要呵斥他,哪有人在出征前说这种不吉利的话的。他却顿然乐了:“媳妇,你肯理我了啊。”
狠了心往他腰上去掐,他先是痛叫出声,但在看见我的脸色后立即把叫声给压下去了,生受我对他的“酷刑”。如此我也觉得没意思松了手,他又贴上来小心问:“解气了吗?如果还不解气,你再掐我几把好不好?”
我看着那眼睛里的星光,忽而将头靠在了他的肩膀上,“阿平,我生气是因为在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我和元儿。你可能一去经年,我和元儿要怎么办?你错过的不是我,而是等你回来时元儿连爹都不认识的遗憾。”
阿平沉默了下来,我也不去打破,不管结局已定但有些事我还是要让他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所选择必然就有所放弃,未来永不可预知,哪怕我是个活在历史中的人知道每一个人的结局,可是过程呢?我不知道。而且我也没法肯定在符合大方向的历史体系下,小的历史过程是否会有偏差?史书是皇帝写给后人看的,存在了太多未知的元素。
这些东西我没处讲,只能憋在心底。难怪很多书上写人最初想预知未来,可当真的有那能力时却又并不乐见,因为永远不知道这个预知是否会真的实现,更可怕的是……
更可怕的是——都说因果循环,有因才有果,可是谁能知道这个果的因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是你下一秒决定的某件事,会不会是你终其一生想要去改变结果的这个举动,其实才是真正造成这个果的因?
没有人知道。
第181章 先斩后奏
“媳妇,你在想什么?”阿平的喊声拉回了我游离的思绪,下意识地否认:“没想什么。”却被他指出:“你在想事情的时候眼睛都会定住,我已经不下一次见你这般了。”
不由心惊,他竟观察的如此仔细?
他也并没来真的追问,抚了我的脸让我正视于他后才缓缓道:“其实这几天我想得很多,每天都在想你和元儿要怎么办?我走了以后会不会有人来兰苑寻事,母妃那边再为难你要怎么办?皇祖父虽会护你,可是他也不可能时时留意到你这处,这些我都有想过的。”
“光是想想罢了,还不是撇下我们母子要走。”
黑眸湛然锁着我,他将唇抵在了我的耳边,极轻的声音穿透进耳膜:“不是的媳妇,我只想撇下那臭小子,没想撇下你。”
我怔愣住,狐疑地看他,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只听他又道:“跟你说个秘密,我早就与皇祖父约定好了,这次出征要带上你。”
带上我?行军打仗?我有些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甚至要追问时舌头都打结了:“你确定去打仗带我?能带妻儿去吗?”
“我虽名义上是副帅,但也是皇太孙,要带些亲卫一同前行怎么不行?不过明日起你可能就得女扮男装暂时充当我的亲卫了,这可是我跟皇祖父好不容易求来的。”
“等等,”我仍然有些懵,“我扮成你的亲卫没问题,可是元儿要怎么办?他饿了肯定会哭,难道把云姑也带上?还有绿荷与燕七呢,他们也能一起去吗?”
阿平苦笑:“媳妇,你当我去游历呢,拖家带口都带上啊,光是一个你我都求了皇祖父半天。燕七或能跟着一起充当亲卫,但是其余女眷恐怕是不行了。”
“可元儿若没有云姑跟着不行啊,他还这么小不可能断奶的。”
阿平不说话了,眼神幽然看着我。
空气一安静下来我就感觉不对劲了,脑子回思刚才他说的话,一点点过滤后心沉了下去,眼睛慢慢瞪圆,不可思议地问:“你的意思是把元儿留下?”
“媳妇,你听我说……”
“朱允炆!”我惊喝出声,“元儿才一个多月,你就要让他一个人独自留在宫中?”
“可是能怎样?就像你说的元儿才一个多月,你忍心让他沿途奔波、风吹日晒吗?别说是他就连你我都舍不得,可是我能怎样?皇祖父疾言厉色喝骂我将打仗当作儿戏,岂能拖家带口地一同前行。我久跪不起向他保证绝不将行军打仗当成儿戏,带上你一同前往是为平心安,否则我即使身在曹营也心在汉,雄心只会被牵挂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