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有娇兰_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38)

  在看完我把护膝给绑在膝盖又拉下裤管全无异样后,阿平那不服气的表情终于敛去了。悄悄瞥了眼被搁在床上的他的“杰作”,眼波流转,心虚了。

  我看着暗暗好笑,把屋子收整好后给他披上外袍再束了发,这才过去叫刘寡·妇吃饭。

  佛房的门在我们走后就已经阖上了,上前去轻敲了两下,里头无人应声,我加重了力道又再敲两下,却依然没人应。心说不会早经诵完了回房去了?不过不对啊,刘寡·妇的卧房是在我们的后面,若她回来阿平肯定能够看见,也会立即通知我;若说她出门了也觉不太可能,以她这次的愤怒怎么着也得看了我回来继续受罚了再走吧。

  难道真有什么突发事件而出门?

  正沉吟中忽然身旁的阿平一脚踹向了门,把我都给踢懵了,他这是怎么了?可当门被踢开看清里面场景时我不由愕住,刚才在心中被我揣测了各种可能的刘寡·妇哪也没去,就倒在佛台前的地上,一动不动。

  我是看着阿平如一道箭一般冲过去的,也眼睁睁看着他将刘寡·妇从地上扶起来时脸上焦急的神态。不是我不想过去,而是,被惊住了。

  绝然没法把那一向人前威严人后也厉害的刘寡·妇与这时倒在阿平臂弯里脆弱无依的妇人联系在一起,这个人甚至在半个多时辰前还在罚我跪着并且训斥我呢。

  当阿平惊惶地看过来时我才如梦初醒,疾步上前看清刘寡·妇胸口还有起伏时立即果断而道:“我去请郎中。”但在准备抽身而走时又顿住,这村子里的郎中是哪家?

  三个月来家中无人有病佯,至今我都对村子里谁家不清楚,更别提郎中家里了。

  阿平一咬牙抱起刘寡·妇就往外冲,我急急追出去阻拦:“把人放屋中,万一不能搬动呢。”他听后转头便往刘寡·妇房间跑,等我追进去时已见他把人放在了床上。

  “我去找郎中。”丢下一句话就疾冲出门。

  这时的阿平所有反应都是合理而且恰当的,可是我心中却莫名闪过一丝异样,那个念头闪得太快又因眼下情形严峻而恍然过去。

  这间屋子我来得不算少,但几乎都是站在门口从未踏进来过。从门外看屋内的设施就觉一股肃沉感,无论是柜子还是床桌都带了沉朽的气息。我来到床边时其实心头也惴惴,我的常识中突然昏厥多半都是急性病症,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有很多急性病都很难查出根源,最后被蒙古大夫以气虚之类的缘由给搪塞过去,然而开些养生补虚的方子,治标不治本。

  小同就是最好的例子,不是急性病,却被那些药“调理”的身体底子都虚了。

  第47章 施救

  看刘寡·妇胸口起伏越来越小不由暗暗心惊,不会连阿平去请郎中的这会功夫都等不了吧。再无顾忌,往床沿一坐就先去探她呼吸,果然气息薄弱。又用手指摸她颈动脉,再按在她心口以及脉搏,这些都是观察人体生命迹象最直观的方式。

  事实证明,刘寡·妇正在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在虚弱。

  我看看门处,还不见阿平回来,再看看刘寡·妇那白如纸的脸,一咬牙,不管了,先做急救措施再说。站起身双手交叠于她心口处,心中默数着数字做按压,到将近十五次时弯下腰对着她的口吹入一口气,再按压心脏,再吹气,如此周而复始地做心率复苏急救。

  当刘寡·妇的眼睛微微睁开时我有那么一顿,下意识地抬起头后退了一步与之对视。即使如此脆弱的时候,她眼睛里射出来的光都让人感到心头一凛。

  这时屋外传来急切的脚步声,是阿平回来了。

  一进门阿平就来看我,身后有个背着药箱的老人也进了来,应该就是郎中了。我立即把床前位置让开并且道明情况:“大夫,我婆婆刚刚醒过来了。”

  老郎中点点头,坐进床边的椅子里手搭在了刘寡·妇的脉上,屋内静寂无声。

  过得片刻后老郎中收回手去翻刘寡·妇的眼皮,然后问:“你们是何时发现她晕倒的?”我看了看阿平,见他无意作声便由我来答:“今日早间卯时婆婆还晨起出来诵经的,到辰时我和阿平去灶房做饭,等做完了回去喊婆婆吃饭时却发现她已经晕倒在佛房里了。”

  老郎中沉吟了下又问:“那之后呢?你们可有动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