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有娇兰_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396)

  朱棣闻言并没立即否决,只是问阿平:“你的意思呢?”

  阿平看我一眼后回:“按兰的意思吧,今夜将士们已经都扎营歇息了,就不再扰了,明日一早再加紧赶路吧。”

  朱棣点头首肯:“那就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早天一亮就出发。”

  我去扶阿平起来,但起到一半就觉沉力往前栽,是阿平腿脚虚软而撑不住身子。朱棣就在近处,反应也比较敏捷,迈前一步就扶住了阿平免了我俩一同摔下。

  阿平抬眸温和地道:“多谢王叔。”

  “不用如此多礼,你刚苏醒过来体质有些弱也是正常,就让为叔背你回去吧。”

  听见朱棣如此说我微感讶异,他在人前一向都是三军统帅的威严形象,极少有看见他这种温情的时候。就连他儿子朱高煦也一脸惊愕地看着自己父亲,“要不……还是我来背炆哥吧。”却没料阿平回问:“我是怎么来这的?”

  好吧,当着他们的面我想表现得柔弱都不行了,只得开口:“是我把你背过来这边的。”

  倒是没人来笑话我,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我夜夜都如此做。反而是阿平凝眸看来,眸光里并没意外,有什么一闪而过,没来得及抓住就移转而开对朱棣恭谦而道:“烦劳王叔了。”

  我怔了下,他这是选了朱棣来背?

  看着朱棣弯下腰背阿平趴上去,然后起身迈步,自是不像我背个男人过来那般吃力。突然觉得阿平这个选择是对的,场上虽然有三个人能背他,但首先他肯定不愿意选我,先不说是否心疼我累,单就是男人们在场若选了我来背,怕是无论朱棣还是朱高煦脸上都过不去;而若选朱高煦,则同样的道理,会让朱棣下不了台。

  忽听前面朱棣低道:“还记得在你很小的时候王叔也有背过你吗?”

  阿平答:“记得,那是个下雪的冬天,我不小心摔在了雪坑里爬不起来,是王叔经过将我救了。然后王叔便背着我回了皇祖父那,不过我体弱,还是被冻的得了风寒,卧床了有半月之久。”这些过往阿平说来如数家珍般,也不知他那时几岁,竟然记得如此清楚。

  朱棣像是听见我心中所想般地询问:“还记得那年你几岁吗?有没有满五岁?”

  “不满的,还只有三岁。”

  朱高煦听得认不出插嘴:“炆哥,三岁时候的事你都还记得啊?”

  我在旁注意到阿平浅浅地勾了下嘴角才道:“对有些印象深的事比较记得住吧。”他这个细微的表情我不陌生,是略有些得意的表现,可见他这只是说得客套话,而他怕是天资聪颖到三岁时就已经懂事了。

  本身我就没把人背多远,就在营区附近,很快回到了马车边。在朱棣将人放下来时我连忙上前扶了一把,托着他登上马车后听见朱棣在外道:“好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明日行程比较紧,中途不会有休盏时间了。”

  朱高煦也随着朱棣一同走了,老太医则仔细叮嘱了两句便先回了。

  在马车内我嗔怪而问:“为何如此急着赶回京?”阿平回我:“战事已了,皇祖父侯在京城多日,行程已经为我拖延了许久不能再耽搁了。”

  理由很冠冕堂皇,但是我不信:“你这话拿出去搪塞别人可以,来敷衍我别想。”

  他不由笑了:“媳妇,你咋这么想我呢?对别人敷衍我也不会对你敷衍啊。”我反而怔住,多久没听见他喊的这声“媳妇”了?再听竟然感到这是一件很温馨的事。

  忽然就不想再去计较了,不管因为什么他急着要赶回京城去,我都会支持他。

  感觉腰上一紧,他来搂了我说:“媳妇,你睡吧。”我转眸凝了他的脸问:“那你呢?”他又笑了:“我都睡了这么久了,哪里还睡得着。”

  也是,并不勉强他再睡。燕七很机警地找来了吃的,我等看着阿平吃完了以后才窝进他怀中闭眼,这阵子睡眠质量一直不好,以为自己肯定会睡不着,可也不知是放宽了心神还是别的其它原因,没过一会就意识模糊了。

  这一觉睡得十分沉,沉到……醒来连阿平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睁开眼看着空无一人的马车内我久久没有开口,就安静地躺在那专门特制的躺板上。是后来马车停下来,车外传来燕七的询问:“要休息一下吃点干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