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不愿意走,那便我留下来吧。
最终阿平下山了,在离开前他找了寺庙的主持,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让我留下来了,而且被安排了一间禅房入住。但同时也将两名护卫留下来了,走前只说明日他会来接我。
对于他的离开我并没太过忧伤,能够理解他如今政事繁多,今天能够陪我一同出来已属不易,只是会觉得有些落寞罢了。这时候如果他能陪在身边的话,可以多给我一些坚持的动力,也可以多一些信心能够说服小同。
当然,最让我忧伤的还是小同,在我目睹了寺庙的膳食,在我感受了山上的寒夜之后。
若说安排给我的禅房冷飕飕的让人难眠,那他睡的地方几乎就是露天了。他是睡在最角落的禅房里的,屋子不止透风,窗纸都是破的,我站在窗边透过月光看里面,看见他将自己缩成了团裹在薄薄的被子里,依然颤抖。
那一刻我是心碎的,这是我曾经呵护备至的孩子啊,如今却被人这样薄待。
我撞开了主持的门,回来时抱了一床厚棉被,为小同盖上时听见他嗡着声说:“何必再对我假惺惺,我已经是个废人了。”
手颤了一下,其实知道他没有睡,抖成这样怎可能睡得着。山上寒风时有,从缝隙里吹进来时那股凉意就往骨子里钻。我轻声道:“从主持那要来了一床被子,你不想盖就丢在一旁。”起身回走,却听他疑问出声:“他怎可能会给你棉被?”
顿了步,据实而答:“我将他的门撞开了威胁他若不把棉被给我,便闹得他整座寺庙都不得安生。”等了片刻也不见他再开口便朝门处而走,在我走出门槛回身去关门时听见语声幽幽而传来:“我已经习惯了。”
心头钝痛,门阖上时我几乎泪目,是要多认命才会用“习惯”两字来形容这个环境?
第244章 下山
回到禅房躺下,眼睛干涩地疼,想要对天发誓一定要扭转眼下的局面,可是我可以将他带走,他断了的手臂和心头的伤要如何去抚平?
彻夜未眠,天蒙亮时翻身而起,不知是否起猛了感觉有些晕眩,门一开就一股寒风扑面而来,使我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我走去小同房间的窗口想看看他有没醒,却见屋内空无一人,不由大惊,人去哪了?我立即推门而入,破旧的木板床上棉被一半在上一半拖到了地下,走上前一摸已经没有半点温度,显然人已经走了一会。
仓惶而出,各种不好念头在脑中盘转,最怕小同乘着夜间我没防备时偷偷地跑了,那我要再找到他就难了,因为他一定会避开我躲起来。
正焦虑不安时,阿平留下的那两名护卫中的一人快走入视线,竟告诉我小同五更不到就起来去扫地了,另外那人在旁边监看着。应该是阿平临走时对他们吩咐了的,我大松了口气,还是他想得周到。
简单梳洗之后便走去找小同,是在寺庙的后院里找到他的,空落的院子满地都是枯叶,扫完了立即又有风刮下来的叶子飘落地。
看见我来小同只轻飘了一眼,就继续扫着落叶。在旁看了一会,显然独臂很不方便,换一个事就得换一种工具,而他却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那些简单行为。
我打消了上前去帮忙的念头,首先他不会领情,其次现实已然如此,我哪怕再悔不当初也没法回到变故发生之前。该想的也不是如何劝服他跟我离开,以我对他性子的了解这是迟早的事,这一点我还是有把握的,否则也不会徒劳地留下来,他只是暂时过不去心里的结对我有怨念,而所有的悲苦又无处安放。
等他想通后便会软下来了,也就能听得进我的话。
我真正该想的是他今后的出路,应该如何来安排他将来的人生。有一点我发觉到了,小同的身体似乎变好了,夜里那么冷而清晨又如此寒凉,他穿得这般单薄除了脸色有些不太健康的苍白外倒不见病弱。
反而是我被寒风吹了一阵鼻子就塞住了,身体也簌簌发抖起来。一件黑色毛麾从背后披上来,回头而望见是阿平,他何时来的我竟没察觉。
“用过膳没?”他敛过我脸色后就蹙眉而问。
我摇了摇头,却觉头晃了后在晕眩,听见阿平在耳旁又道:“随我去用膳,小元儿也来了。”我怔住,“你怎么把元儿也带来了?这山上如此冷,他不得冻着啊。”
“我回去他就一直闹着要找你了,哭了一晚上等我承应了才睡着,大清早就醒来等在那,你说我能不带他来吗?”阿平在将事情经过讲述后顿了顿,又道:“更何况他从未出过门,带他出来了也可开阔一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