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有娇兰_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470)

  但我却没有想到事情背后,还有我没有预料到的。

  我又一次见到了朱高煦,在皇宫的一处偏角。

  还是小元儿带我去的,他受人赠礼后也不忘记,在我身体逐渐恢复过来后总要拉着我往外跑。头几次到途中就折返了,可有一次坚持要去那个偏角,于是我在一座冷清的宫殿里看见了朱高煦。当时朱高煦是爬上了屋顶躺着,嘴里叼了一根树枝,脚翘着二郎腿像是睡着了。

  小元儿指着屋顶上就乐呵呵地笑喊:“煦叔叔。”

  朱高煦闭着眼慵懒而道:“臭小子,今天怎么来这么晚啊?是不是不想要我的弓了?”

  “我要的,我要的。”小元儿立即着急地表态。

  这时朱高煦才坐起身来,刚要张口说什么,却看见了我面露惊愣,从上而下俯看着脱口而问:“小兰你怎么来了?”

  我不答反问:“你怎么在这里?”

  他环顾左右,“你说这屋顶?上头比较风凉,睡觉舒服,可边睡边等小元儿来。”

  我看了眼身边的儿子,他已经来过不止一次了?是谁带他来的?笑笑不可能,她是我的贴身侍女,几乎一直都在我身边。那是云姑?却听屋顶传来朱高煦的询问,立即给了我答案。

  “今天那燕七怎么没来啊?不是说不惊动你的嘛。”

  我有些惊讶,居然是燕七。但我更惊讶的是,朱高煦不是应该随他父亲一同回北平了吗?怎么还会在京城?难道……我立即征询:“你父亲呢?他也在吗?”

  “父亲?父亲已经和大哥一起回去了啊。”

  朱棣和朱高炽走了?那为什么把朱高煦给留下来了?“你怎么没一同离开京城?”

  在我问出疑问后,朱高煦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懒散地笑了笑,过了片刻后才道:“皇上给我安排了这座宫殿,清闲又安静,挺好的。”

  他的意思是,阿平将朱棣与朱高炽都放了,但却将他给软禁于此了?

  为什么?不是已经事情解决了吗?在我大病醒来时,听阿平亲口说将朱棣放了的。心念划过立即有个声音反驳:他只说会放走朱棣,并没说放走朱高煦。

  “小兰。”朱高煦从屋顶跳了下来,“你别去找皇上了,上次是我不好跑去找你,后来才得知竟害得你吐血重病。回头父亲将我狠抽了一顿,命我留京反省,我也懊悔之极。反正现在也无战事,而且有小元儿每日来陪我玩,日子过得也挺不错的。”

  我喜欢朱高煦,不是男女之情的那种,是喜欢他耿直的性格,遇事时的坦荡,还有他的没心没肺。但此刻凝着那张笑脸,以前总觉得他笑容纯粹无忧,可当下却露了苦涩。卸去驰骋沙场的翅膀后的他,等同于是被幽禁在此了,如何还能像以往一样没心没肺?

  垂眸而下,鼻间酸涩莫名。以为那个结已经打开了,却没想还藏了更深的在这。

  衣袖被拎了拎,抬起眸见朱高煦眼含心疼地道:“你看看你,瘦的衣服都穿不起来了。当我得知你吐血,真的悔得肠子都青了,恨不得立即跑来找你,可是皇城高深我进不来,父亲责罚我时身上痛着心头却甘愿。以后这些事你就不要再管了,让我们男人自个来解决。”

  看他诚挚,我点了点头。这事也没必要再去询问阿平了,他能允了燕七将小元儿带来找朱高煦,显然也是不怕我知道的。我去追问,他定有一番理由,或许是对放走朱棣不放心而将朱高煦留下当质子吧。

  从理智来讲,阿平这么做并没有错。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一个平衡,即便将来朱棣反悔也应有所戒,但是朱棣答应过我永不回京,应该不会反悔吧。

  消除了这层顾虑后,其实我见到朱高煦在宫中还是欣悦的,他的年龄可以当我的弟弟,但是相识这么久了,并没有把他当成弟弟过,是个可靠的朋友吧。

  第266章 朱高煦的落寞

  “原本,”朱高煦开口引了我注意,他微顿了下后说:“父亲可能会留大哥在京,但一来大哥身体因肥胖而不太好,二来如今太平盛世,并没有仗可打;第三个原因是我想留下来,虽然没有金戈铁马的岁月那么自在,但这里有你。不想再晚个一年半载才获知你的讯息,而且收到的还是你重伤难治这种。”

  听他言语是真的对我受伤一事很感遗憾,我拍了拍他肩膀宽慰了道:“都过去了,我还好好的站你跟前呢,别老说这种丧气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