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有娇兰_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477)

  最主要的,不知是佛心感染了她,在她走进宴会场时就看出来她的眉眼里不再有利刀,看人时也变得平和。事实也如此,宴席从头至尾她都没怎么开口,方太傅本想借着她来强推一把,没料被四两拨千斤地给拨开了,也堵住了老臣们的口。

  这也是我们提出要离席时,吕妃提议想让小元儿留身边玩一会,我没有反对,阿平也没有,相信他与我盘算是一致的。

  阿平目光垂落于桌,也没动筷,端起酒杯把酒都灌进嘴里了。完了才道:“我确实迁怒!那天在场每一个人都看得到你怀有身孕,当那太妃命人动手时,别的人我也不作要求,但是她我必须要作。你肚中怀的是我的子嗣,她作为祖母难道不该挺身而出吗?当时她手中执了皇后金印,后宫大小事宜都由她定夺,只要她强势阻拦,谁敢对你动一根手指头?”

  时过境迁再聊起当初那件事,钝痛仍在,不过心头起伏已经能够压下。

  我想了一下后道:“其实当时的情形也非她能控制的,毕竟那太妃是先帝的人,且先帝仍在世。”阿平扯了扯嘴角,面露讥讽:“她在后来还跟我忏悔,如果这世间凡事都能有后悔药吃的,那么我想吃一百颗,绝对不让那天的你受到一丝的伤害。”

  身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我难免涩然,世界上有很多种药,唯独没有后悔药。如果有,我都想吃一颗。或者有那至尊宝的月光宝盒,让我可以回到事情发生前。

  但想了想,似乎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选。

  因为先去找阿平的话我是来不及的,当时他还没退朝,无论是谁也没法冲到朝堂上去说。而在我寻找他的过程里,怕是兰苑成为了屠戮场。

  “佛堂是她要求建的。”阿平的话打断了我的心神。

  这个答案与我之前从获知讯息判断出来的是相违背的,以为他对太妃那样残酷,对自己的母妃也再无容忍。却没想居然是吕妃自己提出来要建佛堂,从此不问后宫事宜。

  我问出疑惑:“她为什么会有这个决定?”

  阿平讽笑了下,“谁知道呢?或许是突然蒙佛主召见,或许是心中有愧吧。”

  心上一顿,他的意思是吕妃在忏悔?转而便认可了这个可能。那场灾难对我对阿平是痛,对她而言,只要她还有良知必然也会痛,可能她对我一直轻待,但是我肚子里怀的却是她的嫡孙或嫡孙女。

  “都过去了,你也别太苛责了。”

  阿平冲我摇头,“过不去的,对谁我都有可能容忍,但对她我不能。”

  事实上他其实已经容忍了,那个劫难里的所有人几乎都下了罪,就连太妃都为先帝陪葬了,数下来也就吕妃的处置最轻。不过我庆幸当时他还尚留一丝理智,没有错到底,若他因为我而连母妃都杀,那他在世人眼中必当成为暴君。

  但是从心理上而言他对吕妃不再是芥蒂这么轻了,曾经我一再试图调解两母子之间的关系,可变数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扪心自问,对吕妃我也有怨,怎么着我这个媳妇就这么不入你眼了?连孙子都给你生了,为什么还要一再将我排挤在外?可怨怒背后我还有理智,这个人再怎么有错也是阿平的母亲。

  轻叹了口气,无从劝起。

  略过了这个话题,转向别的事:“今晚你封了元儿为太子后,今后他是不是更要肩负压力,学更多东西了?”我比较在意这,元儿还这么小就要被学习占满时间,挺让我心疼的。

  “他肩负重责,本该比普通人要压力大。而且他是我的嫡长子且唯一嫡子,不可能任期逍遥太久的。”说到这处他默了一下,垂眸视线落于桌面,半响后才轻声道:“我有揣度过将来,会让你如此畏惧和胆怯的应该不会太好,所以我得留好后事。”

  我心头一震,脱口而斥:“你胡说什么?”

  他安抚地摩挲了下我的掌心,缓声劝:“别这么大反应,我就是从你的角度来判断的。我得把今后的事给安排好,哪怕……”他顿了顿,“哪怕我有个万一,元儿是储君,可顺位登基,你也是太后,没人敢动得了你。”

  我的脸色刷的一下变白了,绝没想过阿平会去估算自己的将来,他甚至从我的言行判断那可能的结局。而他此刻所做的是——交代后事!

  他看我面色难看,伸手来抚我的脸,“好了,别想太多。也就是刚才在外面不便与你说,回来了要和你解释一下立元儿为太子的目的。可能是我想多了,当是让我心安吧,还是那句话,你别告诉我将来会怎样,一切交给命运来决定。”